智能化可透视胃管深度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2110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化可透视胃管深度吸痰装置,属于医疗辅助技术领域。智能化可透视胃管深度吸痰装置,包括下胃管,所述下胃管内部的上端呈螺旋状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内部设置有吸痰管,所述导流管的内部位置设置有使用腔,所述下胃管的上端设置有上胃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可吸痰的胃管,造成用于吸痰的吸痰球也会持续滞留于患者体内,造成患者的不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留的呈螺旋状的导流管可以提供稳定的流动轨迹,而稳定的导流管可以空余出下胃管中间位置的使用腔,在塞入吸痰管时不会妨碍下胃管的正常使用,不会由于长时间滞留于吸痰位置的吸痰管产生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具体为智能化可透视胃管深度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1、胃管吸痰装置是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它结合了胃管的功能与吸痰操作的需求,这种装置通常用于需要同时解决患者胃部问题和呼吸道痰液堵塞的情况,通过特制的可吸痰胃管,医护人员能够安全、有效地将患者胃部的液体或食物残渣引出,同时也可利用该装置吸取呼吸道中的痰液,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胃管吸痰装置的设计提高了临床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了更为舒适和安全的治疗体验,在医疗实践中,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期卧床或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

2、公开号为cn2156077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吸痰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胃管本体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胃管内预设有吸痰管本体,吸痰管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吸痰管前段和吸痰管后段,吸痰管前段和吸痰管后段均穿出胃管本体,该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吸痰管本体的设置,保证本技术在使用时能够及时吸出口咽部分泌物,避免误吸导致肺部感染。

3、上述专利可吸痰的胃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吸痰管本体是持续固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化可透视胃管深度吸痰装置,包括下胃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胃管(5)内部的上端呈螺旋状设置有导流管(20),所述导流管(20)的内部设置有吸痰管(3),所述导流管(20)的内部位置设置有使用腔(21),所述下胃管(5)的上端设置有上胃管(6),所述上胃管(6)的内部设置有分割条(17),所述分割条(17)外部的下端设置有主流动腔(18),所述分割条(17)外部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副流动腔(19),两个所述副流动腔(19)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3)和第三连接管(14),所述主流动腔(18)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一端设置有注射器(8),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可透视胃管深度吸痰装置,包括下胃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胃管(5)内部的上端呈螺旋状设置有导流管(20),所述导流管(20)的内部设置有吸痰管(3),所述导流管(20)的内部位置设置有使用腔(21),所述下胃管(5)的上端设置有上胃管(6),所述上胃管(6)的内部设置有分割条(17),所述分割条(17)外部的下端设置有主流动腔(18),所述分割条(17)外部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副流动腔(19),两个所述副流动腔(19)的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3)和第三连接管(14),所述主流动腔(18)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3)的一端设置有注射器(8),所述注射器(8)的后端按压位置设置有电动伸缩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可透视胃管深度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3)的吸痰位置周围涂抹有医用石蜡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可透视胃管深度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气压传感器(10),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10)与第三连接管(14)之间设置有气体阀门(11),且气体阀门(11)、第一气压传感器(10)和第三连接管(14)之间通过三通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可透视胃管深度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3)的表面设置有显示屏(4),所述吸痰管(3)吸痰位置的一侧设置有镜头组件(22),且镜头组件(22)与显示屏(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茜李慧芳罗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