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衍射装置及声屏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2110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衍射装置及声屏障,涉及隔声技术领域,防衍射装置包括外壳和吸声单元。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顶部的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开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吸声单元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顶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吸声单元采用吸声材料制成。一方面,声屏障的顶部相对软质,能够降低顶部的阻抗,相比于传统硬质顶部的声屏障,可以在顶部实现对声音的吸收,减小从顶部衍射至保护区域的声音大小。另一方面,吸声单元的两侧对通,可以有效增加较低频段的吸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声,尤其涉及一种防衍射装置及声屏障


技术介绍

1、声屏障10是一种隔声降噪装置,参考图1,其设置在声源11和保护区域12之间,能够阻隔声源11的声音传播至保护区域12处,从而降低保护区域12处的声压级,降低声源11的声音对保护区域12处的影响。

2、例如,在公路、高速公路、高架复合道路等的两侧会设置声屏障10,以降低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外部区域的影响。

3、又如,可以在室内使用声屏障10将大的空间隔成若干个小房间,并降低各房间之间的声音的影响。

4、目前,声屏障多使用混凝土、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来制备,由于声屏障材料相对于空气而言很“硬”,所以可以将声波进行反射,从而达到隔声的效果。声屏障的顶部一般是硬质结构的,其可能是竖直的,也可能是向着声源方向弯曲的,主要通过反射的方式降低噪声向着保护区域12的传导。

5、然而声波的衍射也是影响声屏障性能的一大因素,较低频率的声波指向性很弱,波长大、甚至与声屏障本身相当,具有较强的衍射性能,所以低频声波会绕过声屏障进行传播,减弱声屏障的隔声性能。通常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3)呈填充在所述空腔(23)中的块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3)的宽度从所述顶板(22)向着远离所述顶板(22)所在侧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3)为一体成型的吸声尖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3)包括多个沿着所述外壳(2)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的吸声板(30),多个所述吸声板(30)的高度从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3)呈填充在所述空腔(23)中的块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3)的宽度从所述顶板(22)向着远离所述顶板(22)所在侧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3)为一体成型的吸声尖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3)包括多个沿着所述外壳(2)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的吸声板(30),多个所述吸声板(30)的高度从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21)向着所述空腔(23)中部逐渐增大,相邻两个所述吸声板(30)间隔设置或者相互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单元(3)包括两块相对间隔设置的吸声板(30),两块所述吸声板(30)通过空气隔开,所述吸声板(30)采用吸声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吸声板(30)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21)的内壁相贴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板(30)的厚度为3~36mm,所述吸声板(30)的密度为110~420kg/m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板(30)的密度为180~230kg/m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洪运王晨丁巍毕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佰家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