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柔性衬底的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041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柔性衬底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苯并恶唑基团和联苯结构的二胺单体2,2'‑([1,1'‑联苯基]‑4,4'‑二基)双(苯并恶唑‑5‑胺),利用该二胺的刚性共轭结构对聚酰亚胺进行改性,实现高度线性、共平面的分子链结构,使材料具有超高的热稳定性能,制备的柔性衬底具有在现今高分子聚合物中最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极低的热膨胀系数,同时利用2,2'‑联苯二甲酸酐对聚酰亚胺进行封端改性,使所得材料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柔性衬底属于低温多晶硅工艺的特种基板材料,且可应用于高频高速通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柔性衬底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预整合型的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热膨胀系数聚酰亚胺柔性衬底的制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柔性amoled显示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灵活性,这需要集成各种柔性电子元件,柔性衬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金属和无机半导体有限的可拉伸性和适应性给它们在柔性衬底中的应用带来了重大挑战。相比之下,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柔韧性、坚固的界面结合、优异的热、机械和光学性能,已成为制造柔性衬底的基础材料。其中,改性聚酰亚胺薄膜因其在柔性amoled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利用苯并恶唑基团等刚性共轭结构对聚酰亚胺进行改性,可实现高度线性、共平面的分子链结构,相比于传统的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材料的热性能进一步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495℃,热膨胀系数小于0ppm/k),可以轻松满足低温多晶硅制程工艺的需求。而后利用2,2'-联苯二甲酸酐对聚酰亚胺进行封端改性,使所得材料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从而使其在柔性电子产品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柔性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利用4,4-联苯二甲酸和2,4-二氨基苯酚盐酸盐合成一种新型含苯并恶唑基团和联苯结构的二胺单体2,2'-([1,1'-联苯基]-4,4'-二基)双(苯并恶唑-5-胺),将其在常温下溶解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再平均分四次每次间隔1h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和其它二酐单体,冰水浴调至5-10℃,低温聚合12小时,得到具有一定粘度的含苯并恶唑基团和联苯结构的前驱体聚酰胺酸溶液,将此聚酰胺酸溶液进行真空除泡0.5小时,随后涂于玻璃板上,湿膜厚度为20至25微米之间,在80-150℃下烘干溶剂,然后将玻璃板转移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柔性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利用4,4-联苯二甲酸和2,4-二氨基苯酚盐酸盐合成一种新型含苯并恶唑基团和联苯结构的二胺单体2,2'-([1,1'-联苯基]-4,4'-二基)双(苯并恶唑-5-胺),将其在常温下溶解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再平均分四次每次间隔1h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和其它二酐单体,冰水浴调至5-10℃,低温聚合12小时,得到具有一定粘度的含苯并恶唑基团和联苯结构的前驱体聚酰胺酸溶液,将此聚酰胺酸溶液进行真空除泡0.5小时,随后涂于玻璃板上,湿膜厚度为20至25微米之间,在80-150℃下烘干溶剂,然后将玻璃板转移到马弗炉中,在250-400℃下亚胺化,冷却后将膜从玻璃板揭下即可得本发明所述的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柔性衬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热膨胀系数的聚酰亚胺柔性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新型含苯并恶唑基团和联苯结构的二胺单体2,2'-([1,1'-联苯基]-4,4'-二基)双(苯并恶唑-5-胺)采用以下方法合成:在氮气保护下,首先在常温下将五氧化二磷(1.420g,10mmol)加入到装有新鲜聚磷酸(200g)的干燥反应器中,搅拌0.5h充分溶解后,将4,4-联苯二甲酸(4.845g,20mmol)、2,4-二氨基苯酚盐酸盐(7.883g,40mmol)和二水合氯化亚锡(1.128g,5mmol)加入反应器中,在60℃搅拌充分反应2.5h。后将体系转移至烘箱中150℃下反应24h,待体系自然降温至100℃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嘉俊徐勇董伟杨佳俊曲扬徐敏婕徐湘月朱一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