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安全设计的WiFi智能网口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993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5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安全设计的WiFi智能网口锁,包括第一保护壳体(3),所述第一保护壳体(3)包括第一子保护壳体(31)和第二子保护壳体(32),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和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与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固定连接以形成容纳公端的保护空间。本申请的安全锁提高了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安全设计的wifi智能网口锁。


技术介绍

1、在网络安全形式日益严峻的时代,对于涉密网络的保护显得极为重要,如果对网络保护不到位,将会导致专用网络设备和信息泄露,造成信息泄露、网络故障甚至业务中断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2、安全锁是网络设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安全锁的适用性,是如今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安全设计的wifi智能网口锁,提高了网口锁的适用性。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安全设计的wifi智能网口锁,包括第一保护壳体,第一保护壳体包括第一子保护壳体和第二子保护壳体,第一子保护壳体和第二子保护壳体为分体式结构,第一子保护壳体与第二子保护壳体固定连接以形成容纳公端的保护空间。

4、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网络安全设计的wifi智能网口锁,第一子保护壳体和第二子保护壳体共同对公端进行保护,减少公端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网络安全设计的WiFi智能网口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壳体(3),所述第一保护壳体(3)包括第一子保护壳体(31)和第二子保护壳体(32),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和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与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固定连接以形成容纳公端的保护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智能网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和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中的一者设置有卡扣(33),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与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中的另一者设置有卡孔(35),所述卡扣(33)与所述卡孔(35)配合以将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网络安全设计的wifi智能网口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护壳体(3),所述第一保护壳体(3)包括第一子保护壳体(31)和第二子保护壳体(32),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和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与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固定连接以形成容纳公端的保护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智能网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和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中的一者设置有卡扣(33),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与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中的另一者设置有卡孔(35),所述卡扣(33)与所述卡孔(35)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与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wifi智能网口锁,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x),所述第一子保护壳体(31)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侧壁(311)和第二侧壁(312),所述第二子保护壳体(32)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三侧壁(321)和第四侧壁(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wifi智能网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3)包括第三卡扣(333)和第四卡扣(334),所述卡孔(35)包括第三卡孔(353)和第四卡孔(354),所述第三卡扣(333)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321),所述第三卡孔(353)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311),所述第四卡扣(334)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312),所述第四卡孔(354)设置于所述第四侧壁(322),所述第三卡扣(333)与所述第三卡孔(353)插接配合,所述第四卡扣(334)与所述第四卡孔(354)插接配合,所述第三卡扣(333)与所述第三卡孔(353)沿插接方向上的重合尺寸大于所述第四卡扣(334)与所述第四卡孔(354)沿插接方向上的重合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军黄珂珂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瑞晟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