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内部热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190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芯内部热管理装置。其包括电池,电池内部设有电芯本体,电芯本体处设有热管理机构,热管理机构用于当电池温度高于设定阈值时,断开电芯本体的输出电路;热管理机构包括导热层、导热管、温控开关及快插接头;导热层与导热管配合连接,导热层用于吸收电芯本体处的热量,导热管的端部通过快插接头用于接入热泵,热泵用于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流向高温物,温控开关接于导热管处,温控开关用于检测导热管的实时温度。通过上述构造,新能源汽车在开动过程中,如发生电池温度超出设定阈值时,热管理机构配合自动断电装置,使得电芯在温度失控前从动力电池系统中隔离出来,确保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芯内部热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1、据统计,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的原因普遍在于电池发生热失控现象。而电池发生热失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2、一、电池内部短路:由于电池内部的杂质、金属颗粒等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内短路,导致电流过大,产生大量的热量,引发热失控。

3、二、电池过充电:过充电会导致电池内的电解液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如未及时控制,就会引发热失控。

4、三、电池外部短路:电池外部短路会产生瞬间大电流,产生大量热量,引发热失控。

5、四、电池热管理失效:如果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失效,无法有效控制电池温度,就会导致电池过热,引发热失控。

6、五、电池材料问题:电池内部的隔膜、电解液等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不足,易引发短路、氧化等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热失控。

7、鉴于上述,电池发生热失控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现有电池的热管理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内部热管理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内部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100),电池(100)内部设有电芯本体,电芯本体处设有热管理机构,热管理机构用于当电池(100)温度高于设定阈值时,断开电芯本体的输出电路;热管理机构包括导热层(101)、导热管(102)、温控开关(103)及快插接头(104);导热层(101)与导热管(102)配合连接,导热层(101)用于吸收电芯本体处的热量,导热管(102)的端部通过快插接头(104)用于接入热泵,热泵用于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流向高温物,温控开关(103)接于导热管(102)处,温控开关(103)用于检测导热管(102)的实时温度。p>

2.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内部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100),电池(100)内部设有电芯本体,电芯本体处设有热管理机构,热管理机构用于当电池(100)温度高于设定阈值时,断开电芯本体的输出电路;热管理机构包括导热层(101)、导热管(102)、温控开关(103)及快插接头(104);导热层(101)与导热管(102)配合连接,导热层(101)用于吸收电芯本体处的热量,导热管(102)的端部通过快插接头(104)用于接入热泵,热泵用于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流向高温物,温控开关(103)接于导热管(102)处,温控开关(103)用于检测导热管(102)的实时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内部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100)结构为圆柱电池,导热管(102)设于所述圆柱电池的卷绕中心,导热层(101)与圆柱电池的卷绕层共同卷绕于导热管(102)处,快插接头(104)设置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导热管(102)的两端,温控开关(103)设置于导热管(102)两端的任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内部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层(101)为一层连续的导热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内部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100)结构为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俊杰李博同艺凡李威华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风润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