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页岩干馏煤气的轻油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1599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页岩干馏煤气的轻油回收装置,其包括复式吸收塔,且该复式吸收塔与富液加热再生器相连接,该富液加热再生器与复式吸收塔之间设置有贫液泵,该富液加热再生器与冷凝器相连接;该复式吸收塔与至少两个能切换的吸附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干馏煤气通过复式吸收塔与吸附器两个油品回收部进行处理,对干馏煤气进行逐级回收,提高了对油页岩中轻油的回收率,并且将干馏煤气中的油品进行分离,拓宽了轻油的应用空间,尤其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贫吸收液与富吸收液的循环再生,降低了回收轻油工艺的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页岩干馏煤气的轻油 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油页岩又称油母页岩,主要由藻类等低等浮游生物经腐化和煤化作用生成,属低热值固 态化石燃料,其灰分含量大于40%,含油率一般3. 5% 30%。通过低温干馏处理,可以从油 页岩中得到页岩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造石油。油页岩在干馏炉中受热分解,其干馏产物经冷凝回收系统后,获得页岩油与干馏煤气。干 馏煤气主要含有甲烷、乙烷、乙烯等气态碳氢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同时,一 部分常温下为液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其沸点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饱和蒸汽压,经冷凝系 统时无法全部冷凝,部分作为气相被干馏煤气带出。干馏煤气中的这部分组分如不能有效地 回收利用,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影响生产的安全性。目前,为了高效回收干馏煤气中的液相组分,采用先吸收后吸附的工艺过程。吸收法是 用一种对油品有较好溶解能力的吸收剂与油气在吸收塔内逆流接触,完成吸收过程,吸收液 根据沸点不同加热再生,再生后的吸收液循环使用,但是吸收法操作弹性大,其回收效率较 低。吸附法是利用气相中各组分与吸附剂间结合力强弱差别的原理进行分离, 一般常用活性 炭或活性炭纤维来吸附回收混合气中的油品,其特点是合适的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吸附可以有 很高的选择性,但是其吸收范围较窄,操作弹性较小。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 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油页岩干馏煤气的轻油回收装 置,对吸收塔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以提高轻油回收率,降低工艺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用于油页岩干馏煤气的轻油回收装置,包括复式吸收塔,其中,该复式吸收塔与富 液加热再生器相连接,该富液加热再生器与复式吸收塔之间设置有贫液泵,该富液加热再生器与冷凝器相连接;该复式吸收塔与至少两个能切换的吸附器相连接。所述的轻油回收装置,其中,上述复式吸收塔内的上部设置有贫吸收液进口与煤气出口, 该贫吸收液进口与贫液泵相连通,且贫油吸收液进口处设置有喷淋头,该煤气出口与吸附器相连通;该复式吸收塔内的中部设置有带有透气通道的伞形内构件,透气通道的上方设置有 锥形内构件;复式吸收塔内的中部设置有富吸收液出口,该富吸收液出口与富液加热再生器 相连通;复式吸收塔的下部设置有轻油排放管与煤气进入管,且复式吸收塔的下部空间内设 置有用于吸收轻油的填料层。所述的轻油回收装置,其中,上述轻油回收装置设置有第一吸附器与第二吸附器,复式 吸收塔通过煤气出口的管路分别与第一吸附器、第二吸附器相连通,第一吸附器与复式吸收 塔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切换阀,第一吸附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切换阀,第二吸附器与 复式吸收塔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切换阀,第二吸附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切换阀第一 切换阀与第一吸附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带有第一水蒸气控制阀的管路,第二切换阀与第一 吸附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带有第五切换阀的管路,第三切换阀与第二吸附器之间的管路上 设置有带有第二水蒸气控制阀的管路,第四切换阀与第二吸附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带有第 六切换阔的管路。所述的轻油回收装置,其中,上述冷凝器与轻油回收罐相连接,第一吸附器、第二吸附器分别与油水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轻油回收装置,其中,上述吸附器内装填有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油页岩干馏煤气的轻油回收装置,将干馏煤气通过复式吸收塔与吸附器两个油品回收部进行处理,对干馏煤气进行逐级回收,提高了对油页岩中轻油的回收率,并且将干馏煤气中的油品进行分离,拓宽了轻油的应用空间,尤其是本技术采用贫吸收液与富吸收液的循环再生,降低了回收轻油工艺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轻油回收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复式回收塔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各较佳实施例进行较为详尽的说明。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油页岩《煤气的轻油回收装置,对复式吸收塔进行科学合 理的改进并且配置适当的吸附器,提高了对油页岩中轻油的回收率,拓宽了轻油的应用空间, 降低了回收轻油工艺的成本。如图1所示的,用于油页岩干馏煤气的轻油回收装置包括复式 吸收塔1,该复式吸收塔1与富液加热再生器相4连接,该富液加热再生器4与复式吸收塔1 之间设置有贫液泵5,该富液加热再生器4与冷凝器6相连接;该复式吸收塔1与至少两个 能切换的吸附器相连接。干馏煤气17经过复式吸收塔1吸收后,剩余部分的干馏煤气17进入吸附器进行二次吸收,并且富液加热器4对吸收液进行加热,分离出轻油与贫液,对贫液 进行循环利用,提高了对油页岩中轻油的回收率,降低了回收轻油工艺的成本。为了更进一步的完善轻油回收装置的性能,如图2所示的,复式吸收塔l内的上部设置 有贫吸收液进口 110与煤气出口 120,该贫吸收液进口 110与贫液泵5相连通,且贫油吸收 液进口 110处设置有喷淋头130,该煤气出口 120与吸附器相连通;复式吸收塔1内的中部 设置有带有透气通道的伞形内构件150,透气通道的上方设置有锥形内构件140;复式吸收塔 内的中部设置有富吸收液出口 160,该富吸收液出口 160与富液加热再生器4相连通;复式 吸收塔1的下部设置有轻油排放管180与煤气进入管170,且复式吸收塔1的下部空间内设 置有用于吸收轻油的填料层190。并且上述轻油回收装置可以设置多个可切换的吸附器,轮 换着对经复式吸收塔1处理过的干馏煤气进行二次吸收,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吸附器,如 图1所示的,轻油回收装置设置有第一吸附器2与第二吸附器3,复式吸收塔1通过煤气出 口 120的管路分别与第一吸附器2、第二吸附器3相连通,第一吸附器2与复式吸收塔1相 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切换阀8,第一吸附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切换阀10,第二吸附器3 与复式吸收塔1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切换阀9,第二吸附器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切换 阀11;第一切换阀8与第一吸附器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带有第一水蒸气控制阀12的管路, 第二切换阀10与第一吸附器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带有第五切换阀14的管路,第三切换阀 9与第二吸附器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带有第二水蒸气控制阀13的管路,第四切换阀11与 第二吸附器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带有第六切换阀15的管路,为了便于操作与描述,本实施 例中将带有第一水蒸气控制阀12的管路与带有第二水蒸气控制阀13的管路汇合至净化管路 18内,当然根据具体情况上述两条管路可以设置为其他合适的情况。并且为了更好的收集轻 油在冷凝器6的下方设置有轻油回收罐7,第一吸附器2、第二吸附器3分别与油水冷凝器 16相连通,获得可分离的油水混合物,并且第一吸附器2与第二吸附器3内装填有活性炭、 活性炭纤维或其他合适的具有强吸附力的材料。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现以对干馏煤气一次处理为例进行说明。干镏煤气17通 过煤气进入管170进入复式吸收塔1内,干馏煤气17通过填料层190时,填料层190将干馏 煤气17中的部分轻油收集后通过轻油排放管180排到轻油收集容器中;干馏煤气17继续向 上升腾,此时,贫液泵5将富液加热再生器4内的贫液抽送到复式吸收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油页岩干馏煤气的轻油回收装置,包括复式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该复式吸收塔与富液加热再生器相连接,该富液加热再生器与复式吸收塔之间设置有贫液泵,该富液加热再生器与冷凝器相连接;该复式吸收塔与至少两个能切换的吸附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页岩干馏煤气的轻油回收装置,包括复式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该复式吸收塔与富液加热再生器相连接,该富液加热再生器与复式吸收塔之间设置有贫液泵,该富液加热再生器与冷凝器相连接;该复式吸收塔与至少两个能切换的吸附器相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式吸收塔内的上部设置有贫吸收液进口与煤气出口,该贫吸收液进口与贫液泵相连通,且贫油吸收液进口处设置有喷淋头,该煤气出口与吸附器相连通;该复式吸收塔内的中部设置有带有透气通道的伞形内构件,透气通道的上方设置有锥形内构件;复式吸收塔内的中部设置有富吸收液出口,该富吸收液出口与富液加热再生器相连通;复式吸收塔的下部设置有轻油排放管与煤气进入管,复式吸收塔的下部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吸收轻油的填料层。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轻油回收装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郅立鹏陈继朝梁鹏王占义盖恒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