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500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包括轮毂、将锥形弹簧可拆卸安装至轮毂上的保持架,以及弹性外轮圈。所述保持架的内侧面压抵在锥形弹簧上并与轮毂活动连接,其外侧面与弹性外轮圈的内径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保持架与轮毂通过卡接连接,便于用户更快速的对车轮使用过程中出现弹性疲劳的弹簧件进行更换,该保持架将其主体部分中对称的两侧面嵌套在轮毂的径向面的两侧,解决了弹簧轮胎中的弹簧侧向抗扭受力性差的应用局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用轮胎大都是充气轮胎,充气车轮具有承载、减震和力传递(加速、停止和方向变化)能力,特别适用于多种车辆,尤其是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和卡车。轮胎的减震能力也可用于其它应用,例如用于运输医疗设备或敏感电子设备的手推车。但充气轮胎存在易被锐物扎漏而造车翻车的现象,尤其在野外无法补胎影响行走。因而,也出现了一些防爆轮胎(非充气),例如在橡胶轮胎中夹钢丝,二者结合在一起,依靠钢丝变形减振,再由轮辋辐条活动式随钢丝变形而变形解决轮胎减振问题,但是其活动辐条只能在地面处垂直运动,在轮辋其它部位不起减振作用,这种轮胎损坏后不能更换。防爆轮胎中的实心轮胎虽然不会被扎漏,但其依靠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的压缩来承受负载,这种类型的轮胎是重的和刚性的,并且不具有充气车轮的吸收冲击的能力。而当被制造得更有弹性时,上述的非充气轮均不具备充气车轮的承载力或耐久性。

2、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中国专利cn1284446a提出了一种弹簧式非充气车轮,该结构通过径向螺旋弹簧和弹簧板钢圈来代替普通车轮的内胎,但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包括轮毂(101)、锥形弹簧(102)和弹性外轮圈(104),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弹簧(102)通过保持架(103)预紧安装于轮毂(101);所述保持架(103)的内侧面压抵在锥形弹簧(102)上,并与轮毂(101)卡接连接,其外端面与弹性外轮圈(104)的内径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03)包括对称嵌扣在轮毂(101)径向面上的卡爪(103-3)、与卡爪(103-3)垂直并具有高度差的卡肩(103-1),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卡爪和卡肩的卡臂(10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包括轮毂(101)、锥形弹簧(102)和弹性外轮圈(104),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弹簧(102)通过保持架(103)预紧安装于轮毂(101);所述保持架(103)的内侧面压抵在锥形弹簧(102)上,并与轮毂(101)卡接连接,其外端面与弹性外轮圈(104)的内径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03)包括对称嵌扣在轮毂(101)径向面上的卡爪(103-3)、与卡爪(103-3)垂直并具有高度差的卡肩(103-1),以及两端分别连接卡爪和卡肩的卡臂(10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肩(103-1)向下挤压锥形弹簧(102),所述锥形弹簧(102)为预压弹簧,所述锥形弹簧(102)在卡肩(103-1)的压抵下积累弹性复位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连接包括插接部和接收部,所述插接部为轮毂(101)径向面上的肋环(101-2),所述接收部为卡爪(103-3)上的卡条(103-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103-31)为两条,沿肋环(101-2)对称布置在卡爪(103-3)抵近轮毂(101)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簧轮胎或弹簧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连接包括插接部和接收部,所述插接部为卡爪(103-3)上的u形件(103-32),所述接收部为设置在轮毂(101)的径向面上的第二卡槽(101-2)。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鹭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技术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