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刚性刀塔的动力刀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228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刚性刀塔的动力刀座,包括由前门盖和箱体盖合形成的主轴腔、贯穿主轴腔的主轴,主轴两端均外伸出主轴腔,一端形成连接刀具夹头的动力输出端,另一端形成动力输入端。主轴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台阶段、第二台阶段、第一螺纹段、第三台阶段、第二螺纹段;主轴腔与第一、二台阶段间分别套设有第一、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第一、第二圆柱滚子之间设有隔圈组件,第一螺纹段上螺合有第一螺母而使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隔圈组件、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依次抵紧;主轴腔与第三台阶段间套设有多个深沟球轴承,第二螺纹段上螺合有第二螺母而使多个深沟球轴承依次抵紧。本结构结构紧凑小巧、运行平稳、承载能力强、刚性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刀座,尤其涉及一种高刚性刀塔的动力刀座


技术介绍

1、工件在数控车床上有些铣削或钻孔工艺无法完成,导致工件误差增多,加工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由动力刀塔上的动力刀座与c轴功能配合,完成工件的铣削,钻孔,攻丝等功能。

2、专利号为zl20182106451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轴向动力刀座,主要包括刀座本体、装配于刀座本体内孔中的主轴和固定于所述刀座本体末端的尾部接头;所述主轴外部套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刀座本体内孔中的台阶相接触,并通过锁紧螺母从内部将所述轴承锁紧于所述主轴上;所述主轴通过法兰盖固定于所述刀座本体上。上述结构中,轴承通常采用角接触球轴承,成本昂贵且结构承载性能和刚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刚性刀塔的动力刀座。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所述的高刚性刀塔的动力刀座,包括由前门盖和箱体盖合形成的主轴腔、贯穿主轴腔的主轴,所述主轴两端均外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刚性刀塔的动力刀座,包括由前门盖和箱体盖合形成的主轴腔、贯穿主轴腔的主轴,所述主轴两端均外伸出主轴腔,一端形成连接刀具夹头的动力输出端,另一端形成动力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自动力输出端向动力输入端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台阶段、第二台阶段、第一螺纹段、第三台阶段、第二螺纹段;所述主轴腔与第一台阶段之间套设有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主轴腔与第二台阶段之间套设有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之间还设有隔圈组件,所述第一螺纹段上螺合有第一螺母而使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隔圈组件、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依次抵紧;所述主轴腔与第三台阶段之间套设有多个深沟球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刚性刀塔的动力刀座,包括由前门盖和箱体盖合形成的主轴腔、贯穿主轴腔的主轴,所述主轴两端均外伸出主轴腔,一端形成连接刀具夹头的动力输出端,另一端形成动力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自动力输出端向动力输入端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台阶段、第二台阶段、第一螺纹段、第三台阶段、第二螺纹段;所述主轴腔与第一台阶段之间套设有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主轴腔与第二台阶段之间套设有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之间还设有隔圈组件,所述第一螺纹段上螺合有第一螺母而使第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隔圈组件、第一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依次抵紧;所述主轴腔与第三台阶段之间套设有多个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与第三台阶段之间还设有调节垫圈,所述第二螺纹段上螺合有第二螺母而使多个深沟球轴承、调节垫圈依次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刀塔的动力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段、第二台阶段、第三台阶段的外径逐级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性刀塔的动力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组件包括第一内隔圈、第二内隔圈、外隔圈,所述第一内隔圈、第二内隔圈沿轴向套设在第二台阶段上,第二单列圆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航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