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含氟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61210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氟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多孔有机聚合物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全氟氨基卟啉和四羧酸二酐类化合物为原料,根据酰亚胺反应原理缩合,通过溶剂热法一步合成粗产物,浸洗后干燥,最终得到一种含氟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含氟的功能单元卟啉引入大量的氟原子,制得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极小的孔径和优异的吸附性能,能够应用于气体吸附领域、碳捕获领域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孔有机聚合物合成,具体涉及一种含氟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和气候压力,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被广泛认为是减少co2过量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共价键连接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凭借其高比表面积、永久孔隙结构、低密度和优异的稳定性,成为高效的碳捕集材料的有力竞争者。

2、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在co2捕获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富含氮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能够与co2分子通过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从而显著增强对co2的吸附能力。在结构方面,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通常具有高度交联的网络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限制聚合物分子链的构象转变,阻碍聚合物骨架和微孔结构的塌陷,从而保持稳定的孔隙结构,促进新的微孔孔道的形成。此外,通过改变聚合物骨架与交联点之间的距离、引入不同的取代基等方法,可以调节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的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和孔道尺寸等孔结构参数,进而优化其对co2的吸附及分离性能。通过具有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氟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羧酸二酐类化合物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1,2,3,4-环戊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甲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4,4'-二邻苯二甲酸酐、苝-3,4,9,10-四羧酸二酐或9,9-双(三氟甲基)-2,3,6,7-蒽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种,化学结构式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聚酰亚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羧酸二酐类化合物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酐、双环[2.2.2]辛-7-烯-2,3,5,6-四羧酸二酐、1,2,3,4-环戊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甲酸酐、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4,4'-二邻苯二甲酸酐、苝-3,4,9,10-四羧酸二酐或9,9-双(三氟甲基)-2,3,6,7-蒽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种,化学结构式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氨基卟啉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聚酰亚胺型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宁杨丽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