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空调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1057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空调系统及车辆,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其中压缩机包括壳体、曲轴、配重、电机组件、静涡盘、动涡盘,以及连接于壳体的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曲轴的配重设置于支撑架的背压室内,背压室内设有第一止推部,第一止推部被配置为与配重和支撑架对置的两侧抵接时,转子铁芯靠近支撑架一端的端面凸出于定子铁芯,因此压缩机通电运行时在电机组件的磁拉力作用下第一止推部抵接于配重和支撑架对置的两侧,从而实现支撑架对曲轴的止推限位;曲轴在电机腔内设有第一限位部,电机腔内设有第二止推部,第二止推部能够在曲轴受到外界冲击力使第一限位部碰撞支撑架时用于抵接第一限位部和支撑架对置的两侧,限制曲轴朝动涡盘方向上的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空调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卧式压缩机常用于汽车的空调系统中。对于主轴承采用滑动轴承进行轴系支承的卧式压缩机,曲轴受到电机组件的磁拉力的牵引,并在磁拉力的作用下实现轴向定位。但是,汽车在路上行驶时,由于道路不平整而产生对汽车的随机冲击力,安装在汽车的卧式压缩机会承受传递过来的随机冲击力,导致曲轴发生轴向窜动。特别是当冲击力的方向与磁拉力相反且大于磁拉力时,存在动涡盘碰撞静涡盘的情况,影响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压缩机,能够抑制曲轴的轴向窜动,并避免动涡盘和静涡盘发生碰撞,提升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空调系统的车辆。

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壳体;曲轴,设于所述壳体内;电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用于驱动所述曲轴旋转,所述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靠近所述支撑架一端的端面凸出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的距离为L,L满足:0.5mm≤L≤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朝向所述电机腔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止推部被配置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其中一者,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另一者相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推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曲轴的轴向,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止推部的最小间隙d满足:...

【技术特征摘要】

1.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靠近所述支撑架一端的端面凸出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的距离为l,l满足:0.5mm≤l≤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朝向所述电机腔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止推部被配置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其中一者,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另一者相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推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曲轴的轴向,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止推部的最小间隙d满足:0.5mm≤d≤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推部沿所述曲轴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止推部的中心形成过油通道,所述背压室通过所述过油通道连通所述电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支撑架在所述背压室内设有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一止推部被配置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限位部或所述第四限位部中的其中一者,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升杨开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