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监测系统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9325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盲区监测系统灯,包括:PCB板、透镜、面罩、后盖和3M胶,所述PCB板上承载有发光元件,用于提供光源,所述PCB板的表面开设有组装槽孔,所述透镜的内侧一体成型有组装杆,所述组装杆与组装槽孔相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该盲区监测系统灯,通过透镜微结构纹路与面罩散射特性的协同设计,实现双重匀光,光线分布更均匀,警示信号更稳定、信号更清晰,显著提升驾驶安全性,且无需反光器,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装配复杂度,节省生产和制造成本,避免了反光过程中的光损失,直接通过透镜与面罩透光,透光效率更高,透镜与面罩协同匀光,减少因反光器角度偏差、表面污染导致的性能波动,适用环境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辅助设备,具体为盲区监测系统灯


技术介绍

1、参考专利名称为:一种盲区监测报警灯(授权公告号:cn210126477u,授权公告日:2020.03.06),包括离散板、光源、电路板、光导和灯罩,灯罩和离散板构成灯壳体,灯壳体内集成电路板和光导,电路板上设有光源,光导的正面呈平面状、背面呈凸起状,光导的正面下部为入光面、正面上部为出光面,光导的入光面与光源相对应,光导的出光面与离散板相对应,光导的入光面上且正对光源的位置处设置有聚光器,光导的背面下部为折线状的第一反射面、背面上部为锯齿状的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与聚光器相对应,第二反射面与光导的出光面相对应,通过使用光导上的反射面结构,能够将光线进行有效的全反射,进而减少了光的损失,并且当光线经过离散板时,使得光线更加均匀,从而解决市场现有报警灯亮度不均甚至刺眼的问题。

2、基于上述文件所述:盲区监测报警灯是汽车盲区监测系统(bsd)的核心光信号输出部件,主要用于在车辆侧后方盲区出现障碍物时,通过特定警示光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是提升行车安全性的关键辅助装置,而现有的盲区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盲区监测系统灯,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1)、透镜(2)、面罩(3)、后盖(4)和3M胶(5),所述PCB板(1)上承载有发光元件(6),用于提供光源,所述PCB板(1)的表面开设有组装槽孔(7),所述透镜(2)的内侧一体成型有组装杆(8),所述组装杆(8)与组装槽孔(7)相适配,所述透镜(2)位于PCB板(1)与面罩(3)之间,所述面罩(3)的边缘与后盖(4)的边缘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形成封闭结构以保护内部的PCB板(1)和透镜(2),所述PCB板(1)的表面焊接有线束(9),所述线束(9)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器(10),所述连接器(10)用于实现与汽车盲区监测系统主机的电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盲区监测系统灯,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1)、透镜(2)、面罩(3)、后盖(4)和3m胶(5),所述pcb板(1)上承载有发光元件(6),用于提供光源,所述pcb板(1)的表面开设有组装槽孔(7),所述透镜(2)的内侧一体成型有组装杆(8),所述组装杆(8)与组装槽孔(7)相适配,所述透镜(2)位于pcb板(1)与面罩(3)之间,所述面罩(3)的边缘与后盖(4)的边缘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形成封闭结构以保护内部的pcb板(1)和透镜(2),所述pcb板(1)的表面焊接有线束(9),所述线束(9)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器(10),所述连接器(10)用于实现与汽车盲区监测系统主机的电连接,所述后盖(4)的侧壁预留有避让槽(11)用于线束(9)的自然走线,所述3m胶(5)粘贴于后盖(4)或面罩(3)的安装面,用于将整体固定在汽车后视镜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监测系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4)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柱(12),所述pcb板(1)的边缘开设有与定位柱(12)相适配的定位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区监测系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3)的材质可选用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震晖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纳安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