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路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9248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公路路面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层铺设;步骤二,抗车辙层施工;步骤三,柔性基层施工;步骤四,调湿层施工;步骤五,表面抗滑层施工;通过将抗车辙层、柔性基层、表面抗滑层和调湿层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复合的路面结构体系。各结构层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发挥提升路面性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公路路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路面施工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在抗车辙性能方面,普通沥青路面在高温和重载交通作用下,易产生车辙变形,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段,沥青路面软化,车辆反复碾压会使路面出现明显的车辙,导致路面平整度下降。抗疲劳性能上,路面长期承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容易出现疲劳裂缝,进而发展为坑槽等病害,缩短路面使用寿命。相关研究表明,在交通繁忙的路段,普通沥青路面在使用3 - 5年后就可能出现明显的疲劳裂缝。抗滑性能方面,随着路面使用时间的增长,表面纹理逐渐磨损,抗滑能力下降,在雨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车辆易发生打滑现象,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2、此外,传统路面无法有效调节自身温度和湿度。在高温环境下,路面温度过高会加速沥青老化,降低路面性能;在潮湿环境下,路面易积水,影响行车安全。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段,沥青路面表面温度可达60 - 70℃,加速了沥青的氧化反应,使沥青变硬、变脆,导致路面更容易出现裂缝和剥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基坑底部铺设碎石,碎石粒径为2±1cm,铺设厚度为1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为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抗车辙层厚度为5cm,抗车辙层铺设与压实具体为:采用沥青摊铺机进行摊铺,确保摊铺厚度均匀,摊铺完成后,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先进行初压,用6 - 8t光轮压路机静压1 - 2遍,稳定混合料位置;再进行复压,换18 - 20t振动压路机高频低幅振动碾压,按“先轻后重、先慢后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基坑底部铺设碎石,碎石粒径为2±1cm,铺设厚度为1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为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抗车辙层厚度为5cm,抗车辙层铺设与压实具体为:采用沥青摊铺机进行摊铺,确保摊铺厚度均匀,摊铺完成后,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先进行初压,用6 - 8t光轮压路机静压1 - 2遍,稳定混合料位置;再进行复压,换18 - 20t振动压路机高频低幅振动碾压,按“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原则,碾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钦梁江新张腾黄镇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