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8927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器视觉和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首个覆盖蚜虫不同发育阶段的爬行、弹踢及排蜜露行为的细粒度数据集;设计快速自适应运动特征融合算法,实现高粒度时空运动特征的精准提取;在RT‑DETR检测模型中集成RK50模块,强化模型对复杂空间关系和细微特征的捕捉能力;通过采用跨帧处理机制和三阶段行为分析,搭建实时端到端行为检测平台,实现蚜虫排蜜露行为的精准识别。本技术构建的高通量端到端实时视觉识别框架,不仅解决了蚜虫行为监测的技术难题,还通过排蜜露行为的识别,为蚜虫取食行为的可视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为害虫——植物互作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观察视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视觉和植物保护,具体涉及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蚜虫被全球公认为重要的植食性刺吸式害虫,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多种形式的危害。其危害主要通过三种主要机制体现:直接取食韧皮部汁液阻碍植物生长发育、分泌富含糖分和氨基酸的蜜露诱发煤烟病,以及高效传播植物病毒。由于其极高的繁殖能力、多食性和多种适应性特征,蚜虫已成为全球农业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害虫类别之一。

2、蚜虫对农业构成的重大威胁使得深入研究其行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蚜虫的取食行为不仅反映了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也是评估植物抗性机制的关键指标。研究发现,准确监测蚜虫的取食行为可为害虫管理、抗性育种和作物保护提供重要指导。

3、特别是排蜜露(honeydew excretion,he)行为与取食行为直接相关,且具有非常突出的视觉特征,因此检测he行为被认为是间接监测蚜虫取食状态和评估植物抗性水平的理想方式。培育抗蚜虫作物品种被视为控制这些害虫的更可持续策略之一,而对蚜虫抗性行为的准确监测和分析能够为抗蚜虫作物品种的育种过程提供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RAMF算法设计了一种指数递增的权重分配方案,如公式(1)所示,以确保时间窗口内最新帧的权重更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RK50模块通过B样条基函数实现内核自适应,激活函数的表达式如式(2)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RK50模块的KAN卷积层将卷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ramf算法设计了一种指数递增的权重分配方案,如公式(1)所示,以确保时间窗口内最新帧的权重更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rk50模块通过b样条基函数实现内核自适应,激活函数的表达式如式(2)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rk50模块的kan卷积层将卷积分解为两条并行路径:其一为基础路径,对经过基础激活函数变换的输入应用常规卷积操作;其二为样条路径,在卷积前对输入应用b样条基变换;单组kan卷积层输出可表示为式(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端到端蚜虫排蜜露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莉莉宋忠强李文强邢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