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采空区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空间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地下资源及空间开发需求及开发活动呈快速增长之势。地下资源及空间开发造成地下扰动,传递到地表,引起地表形态及地物地貌异常,破坏周围资源环境,影响生产及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防控这些扰动诱发的资源环境及安全问题,必须明确其时空位置。
2、星载合成雷达孔径干涉测量(insar)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遥感工具,用于绘制各种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造成的地面变形。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变形除地下采空区扰动诱发的连续变形区域外,还包含了许多其他原因(例如测量误差、大气误差等)导致的离散变形区域。若直接使用原始的变形结果进行地下采空区定位,这些误差导致的离散变形区域会降低地下采空区的定位精度,进而影响决策。现有的地下采空区定位方法大多使用概率积分模型来描述地下采空区与地表变形的非线性关系,主要应用于地下煤炭采空区的定位。但该模型所需参数较多,其定位精度与参数获取准确性高度相关,但在实际地下采空区定位需求中,该模型参数的获取难度较大。
r/>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标准差对所述地表形变数据进行一次滤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一次滤波结果进行无监督机器学习聚类算法DBSCANS滤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空区参数具体包括走向长度、倾向长度、埋深、倾角和方位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采空区与地表变形的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标准差对所述地表形变数据进行一次滤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一次滤波结果进行无监督机器学习聚类算法dbscans滤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空区参数具体包括走向长度、倾向长度、埋深、倾角和方位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云甲,赵峰,张珂威,马占国,贾满,王腾,张念斌,张雷昕,张玉璇,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