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树松专利>正文

多功能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85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救生器,它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伸缩托起装置和定位伸缩托起装置的定位装置,伸缩托起装置连接控制伸缩托起装置伸开、收缩的控制器,通过在拉杆上设置伸缩托起装置,可以将整套装置伸入井下实施救援,伸缩托起装置不工作时是紧靠在拉杆外周,这便于将伸缩托起装置伸入到落水者的身体下方,再通过控制器使伸缩托起装置伸张形成一个托架,并由定位装置将托架定位,托住落水者的身体,拉动拉杆将落水者从井底救出,整套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在解救小口径水井落水者时,作业难度更大、操作不方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耗时太长延误救助时机等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以在深井、山涧、峡谷等使用的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田园耕作、野外施工或室外野游时,经常遇上落井、落水、落入悬崖夹缝和两楼层夹缝处等事故,特别是儿童,往往由于大人的疏忽,而导致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掉入这些场所中。特别是现在的水井一般都是小口径水井, 一旦落入井中,对落水者进行救助就非常的困难。此外,我们也经常遇见一些落入河中、海中事故的发生,如果有了得力的救助工具,在救人的时候往往会事半功倍。以对落井者实施救助为例,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采用人体倒挂式深入井下实施救助。由于井下采光困难、缺氧、空间狭小,不仅给救助者的操作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人体长时间倒挂也会有生命危险,并且,由于井口较小,救助者只能用身体痩小者承担,作业难度更大;二、向井下释放绳索。这种方式更加不好操作,因为井下空气不足,落井者往往已经神智不清或奄奄一息,无法配合攀索营救,更何况落井者以儿童占多数;三、在井口的侧旁挖掘通道实施救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时太长,很多时候会延误救助时机,而且,救助时还会有挖掘塌陷或导致落井者下滑的危险。所以,研制一种方便操作的多功能救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救生器,包括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上设有伸缩托起装置(2)和定位伸缩托起装置的定位装置,伸缩托起装置(2)连接控制伸缩托起装置(2)伸开、收缩的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松
申请(专利权)人:孙树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