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随机碰撞动态特性获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8724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摩擦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随机碰撞动态特性获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浮动支撑摩擦片与内毂的基本参数,构建理想状态下浮动支撑摩擦片与内毂的三维齿面轮廓,获得随机不规则运动状态下的三维齿面齿廓,接触位置压力角和分离距离;计算浮动支撑摩擦片在啮合位置处的综合刚度,浮动支撑摩擦片与内毂轮齿啮合位置处非线性法向碰撞力,构建内毂与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振动随机碰撞动力学模型,确定每时刻内毂与浮动支撑摩擦片的动态特性。采用本技术方案,考虑内毂与摩擦片轮齿啮合偏差激励与刚度激励之间耦合效应的影响,保证较高计算效率,获取更精准的动态响应规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擦片,涉及一种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随机碰撞动态特性获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摩擦片是动力传递中实现传动件的接合和分离的关键核心基础件,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各类工程机械变速机构中。当离合器或制动器处于非制动状态时,摩擦片悬挂于内毂上,处于浮动支撑状态。

2、受齿侧间隙、偏心距和碰撞随机性等因素的影响,摩擦片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弯-扭-轴-摆耦合振动,导致齿轮接触相位的改变,进而影响轮齿之间的刚度激励相位、幅值、接触线长及接触载荷,反之,刚度激励的变化亦会对系统的动态特性产生影响,因此,轮齿啮合偏差激励与刚度激励之间存在耦合效应。

3、目前,传统摩擦片随机碰撞建模方法仅考虑了扭转及横向弯曲振动的影响,忽略了摩擦片在齿侧间隙、偏心距和碰撞随机性等因素影响下的弯-扭-轴-摆耦合振动影响,导致相关模型无法全面反映实际工况下的复杂激励特性,难以精准揭示浮动支撑摩擦片系统在耦合激励下的动态响应规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随机碰撞动态特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随机碰撞动态特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基于浮动支撑摩擦片与内毂的基本参数,构建理想状态下摩擦片与内毂的三维齿面轮廓,并通过坐标变换,获得随机不规则运动状态下的三维齿面齿廓的方法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随机碰撞动态特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将摩擦片齿面上实际啮合位置沿内毂作用线方向映射到内毂齿面上,获得接触位置压力角和分离距离的步骤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随机碰撞动态特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随机碰撞动态特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基于浮动支撑摩擦片与内毂的基本参数,构建理想状态下摩擦片与内毂的三维齿面轮廓,并通过坐标变换,获得随机不规则运动状态下的三维齿面齿廓的方法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随机碰撞动态特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将摩擦片齿面上实际啮合位置沿内毂作用线方向映射到内毂齿面上,获得接触位置压力角和分离距离的步骤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支撑摩擦片弯-扭-轴-摆耦合随机碰撞动态特性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基于浮动支撑摩擦片与内毂的基本参数和啮合偏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文念宋晓龙章朝栋王利明许晋张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