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线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60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2
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线圈组件,包括:可变形的柔性材料层,具有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电路板,配置于柔性材料层的第一侧;第一壳体,配置于柔性材料层的第一侧,并具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壳体容纳所述电路板;第二壳体,配置于所述柔性材料层的所述第二侧,并具有第二穿线孔;缝线,以贯穿所述第一穿线孔、所述柔性材料层和所述第二穿线孔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缝合固定到所述柔性材料层上,所述缝线限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柔性材料层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磁共振,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线圈组件


技术介绍

1、柔性的磁共振线圈组件可以被施力从而根据受检部位(例如,人体的头部)的形状适应性地变形,从而使其内的射频线圈尽可能地靠近受检部位的表面,以期获得高质量的磁共振影像。不过,对于柔性的磁共振线圈组件,并非其全部部分都能够自由的变形,这是因为磁共振线圈组件通常配置有具有电子器件的硬质电路板。为了保护该电路板特别是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一般会配置将电路板容纳在其内的保护壳。

2、相关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柔性磁共振线圈组件的保护壳包括位于柔性支撑体内部的第一壳体和位于柔性支撑体外部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将电路板罩于其内以形成保护环境,外部的第二壳体与内部的第一壳体经由多个螺钉锁紧固定,由此实现保护壳与柔性支撑体的接合。而采用更好的替代方式来实现保护壳与柔性支撑体的接合,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的磁共振线圈组件。

2、本申请涉及的磁共振线圈组件,包括:

3、可变形的柔性材料层,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共振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具有内凹的第一过线豁口,所述缝线从所述柔性材料层的所述第二侧贯穿至所述第一侧后,贯穿所述第一穿线孔,再经由所述第一过线豁口折返而贯穿至所述柔性材料层的所述第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限定所述边缘的唇边,所述唇边层叠在所述柔性材料层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穿线孔贯穿形成于所述唇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被形成为层叠在所述柔性材料层的所述第二侧的板状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具有内凹的第一过线豁口,所述缝线从所述柔性材料层的所述第二侧贯穿至所述第一侧后,贯穿所述第一穿线孔,再经由所述第一过线豁口折返而贯穿至所述柔性材料层的所述第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限定所述边缘的唇边,所述唇边层叠在所述柔性材料层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穿线孔贯穿形成于所述唇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被形成为层叠在所述柔性材料层的所述第二侧的板状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共振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具有内凹的第二过线豁口,所述缝线从所述柔性材料层的所述第一侧贯穿至所述第二侧后,贯穿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丁敬双朱华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众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