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57712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线缆技术领域;该电缆包括镀银铜线导体,以及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主绝缘层、线对、屏蔽层和护套。主绝缘层由分绝缘层和多根平行条状分布的空心管组成,分绝缘层与空心管接触区域涂覆含双硫键的热熔胶。线对由两根单线扭绞形成,一根单线设螺旋锯齿状凸起,另一根设匹配凹槽,贴合区域填充上述热熔胶,其他间隙填充橡胶微球。屏蔽层含双面复合铝箔、编织屏蔽层及排流线,护套为含石墨烯的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与材料优化,实现高频振动场景下的低损耗、高稳定传输,适用于工业自动化、数据中心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数据传输速率向 40gbps 及以上升级,对通信电缆的高频传输性能、抗干扰能力及结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在应对这些需求时逐渐显现出诸多不足,难以满足现代通信场景的严苛标准。

2、具体来看,传统电缆的绝缘层多采用皮泡皮发泡结构,不仅介电常数较高(通常≥1.8)导致高频介质衰减大,而且抗侧压能力弱,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也更为严苛;线对扭绞后容易因外力松动,造成导体中心间距波动,进而导致工作电容不稳定,直接影响特性阻抗和回波损耗等关键性能。

3、此外,在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高频振动场景(振动频率 10-500hz,振幅 0.1-0.5mm)中,传统电缆的绝缘空心管易出现漏气问题,线对 “咬合” 易失效,屏蔽层也容易磨损,这些都会导致高频传输性能衰减,无法稳定满足 40gbps 高速传输需求。因此,亟需一种兼顾低损耗、高稳定性及耐振动的对绞数字通信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包括导体(1)、主绝缘层、线对(4)、屏蔽层和护套(8);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绝缘层(2)中,辐照交联聚乙烯、聚碳酸酯、聚烯烃 - g - 聚己内酯、双硫键官能化聚烯烃、乙烯 - 辛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3-4):1:(0.8-1.2):(0.02-0.03):(0.03-0.035)。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绝缘层(2)的厚度为 0.1-0.2mm;带凸起的单线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包括导体(1)、主绝缘层、线对(4)、屏蔽层和护套(8);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绝缘层(2)中,辐照交联聚乙烯、聚碳酸酯、聚烯烃 - g - 聚己内酯、双硫键官能化聚烯烃、乙烯 - 辛烯共聚物的质量比为(3-4):1:(0.8-1.2):(0.02-0.03):(0.03-0.035)。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绝缘层(2)的厚度为 0.1-0.2mm;带凸起的单线中,螺旋锯齿状凸起的高度为0.03-0.05mm,与带凹槽的单线中凹槽深度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3)中,辐照交联聚乙烯、聚甲基戊烯和纳米高岭土的质量比为(6-7):(2-3):(0.007-0.009)。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适用于高频振动场景的低损耗对绞数字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微球为氢化丁腈橡胶 / 氟橡胶共混微球,二者质量比为7:(3-5);所述橡胶微球的直径为 0.0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文力邬文杰何达永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唐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