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发射源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7483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发射源无线充电装置,它的原边为n个发射端,副边为一个接收端,每个发射端均包括直流源模块、全桥逆变器、移相型开关电容和发射端耦合线圈,接收端包括接收端耦合线圈、串联补偿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和负载,接收端和发射端都具有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外围电路包括检测电路,驱动电路和通信电路;发射端中,直流源模块的输出接全桥逆变器,全桥逆变器的输出接移相型开关电容,移相型开关电容的输出串联发射端耦合线圈;接收端中,接收端耦合线圈串联补偿电路后连接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接负载。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方法有效且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发射源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中,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是衡量系统传输性能的关键因素,其磁场均匀程度决定了整个充电过程中的稳定性。传统的单发射源无线充电系统仅采用单一发射线圈,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自线圈中心向外逐渐减弱。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线圈容易产生较大偏移,磁场耦合程度降低,接收线圈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出现大幅波动,影响系统的传输功效。对于某些大功率应用场景,单发射源系统的功率等级有限且开关器件需要承受更大的电压电流应力,易造成变换器损坏。

2、多发射源无线充电系统具有灵活性高、充电区域大和线圈磁场均匀等诸多优势,尤其是磁耦合谐振式多发射源无线充电系统,以其更远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传输效率,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多发射源无线充电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申请号为cn201710145547.4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多发射源的增强型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在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设置中继线圈来减少发射线圈间的直接耦合。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叉耦合的问题,但同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对设备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发射源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原边为n个发射端,副边为一个接收端,每个发射端均包括直流源模块(1)、全桥逆变器(2)、移相型开关电容(3)和发射端耦合线圈(4),接收端包括接收端耦合线圈(5)、串联补偿电路(6)、整流滤波电路(7)和负载(8),接收端和发射端都具有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9),外围电路包括检测电路,驱动电路和通信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射源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型开关电容(3)包括两个开关管Q1、Q2以及两个相同容值的电容C1、C2,单个开关管和电容串联连接形成基本开关电容单元,两个基本开关电容单元并联形成移相型开关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发射源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原边为n个发射端,副边为一个接收端,每个发射端均包括直流源模块(1)、全桥逆变器(2)、移相型开关电容(3)和发射端耦合线圈(4),接收端包括接收端耦合线圈(5)、串联补偿电路(6)、整流滤波电路(7)和负载(8),接收端和发射端都具有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9),外围电路包括检测电路,驱动电路和通信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发射源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型开关电容(3)包括两个开关管q1、q2以及两个相同容值的电容c1、c2,单个开关管和电容串联连接形成基本开关电容单元,两个基本开关电容单元并联形成移相型开关电容(3),开关管q1和q2的导通状态始终互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发射源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源模块(1)用于输出直流电,结构为:输入端依次串联ntc电阻,整流桥,保险丝,其中整流桥的输出串联磁芯后并联输出滤波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琪李旺张宇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