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7458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电压源型变流器的状态空间模型,将干扰嵌入到系统模型中,得到受扰状态下的dq轴状态空间模型;设计有限时间状态观测器,借助Lyapunov能量函数证明观测器的有限时间收敛,从而估计不可测量的状态;设计非连续控制控制器,选取控制器增益,从而实现电压的有限时间跟踪控制,获得理想的系统动态性能;所述系统包括状态空间模块,状态观测器模块以及控制器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电压收敛性能,同时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系统变流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大力推动能源产业升级优化,逐渐增加新能源发电的渗透率,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比重将大大提高,形成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这些新能源的发电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发电方式多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进行并网控制,具有绿色环保、具有极好的可再生性、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等优点,但由于新能源的电力来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例如收到天气,海拔位置等的影响,使得这类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输出具有较大的波动,传统的跟网型变流器方式在这方面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输出功率波动的问题,因为其不具备足够的电压支撑能力和频率支撑能力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更好的解决掉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并网稳定性问题,构网型变流器应运而生,其主要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工作特性来实现并网。

2、两种变流器的主要工作方式和特点如下:(1)跟网型变流器:体现为电流源形式输出,相当于分层控制结构里一层控制方法中的p/q控制,借助锁相环来实现电网相位同步,同时跟踪下发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构建的电压源型变流器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有限时间状态观测器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非连续控制控制器表示为:

5.一种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系统,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构建的电压源型变流器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有限时间状态观测器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非连续控制控制器表示为:

5.一种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非连续控制的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电压致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空间模块,用于构建电压源型变流器的状态空间模型,将干扰嵌入到系统模型中,得到受扰状态下的dq轴状态空间模型;构建的电压源型变流器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官军何祥辉王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