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蓄电池,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储电量有限,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时长较短,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通过降低车身重量。实现减量化,是目前续航升级的一个方向。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减重提升能效需求日益增长,其应用材料中轻质材料铝合金的使用量也快速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2、铝合金由于低密度、高强度、耐腐蚀等优异特性,在新能源汽车的车身、底盘系统、动力系统等关键部位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新能源汽车构成中,动力电池系统的重量在整车中占比不低于30%。动力电池过重的话,会严重影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3、动力电池箱的下箱体是电池箱的主要部分。一般情况下,其可抵御外部的冲击,保护电池模组与电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的电池下箱使用钢、铝合金或增强塑料。以铝合金材料为主的电池下箱体与钢板下箱体进行对比,发现铝合金板下箱体的重量更低,且容易成型,但其冲击强度有待提升,轻量化后的动力电池箱体要具备一定的抵抗外力碰撞的能力,以提高安全系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Co:0.2-0.8%,碳纳米管负载镍:0.3-1.5%,钒掺杂玄武岩纤维:0.5-1%,不可避免杂质含量≤0.1%,余量为6061铝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6061铝合金的组分比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负载镍的制备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氧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步骤如下:
5.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co:0.2-0.8%,碳纳米管负载镍:0.3-1.5%,钒掺杂玄武岩纤维:0.5-1%,不可避免杂质含量≤0.1%,余量为6061铝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6061铝合金的组分比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负载镍的制备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氧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步骤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镍的质量为酸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祖堂,雷忠平,袁学兵,刘有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蓝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