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翅片管换热器的蓄热式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7394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技术涉及热量存储及传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翅片管换热器的蓄热式换热装置,包括蓄热液体箱、循环泵、风道、翅片管换热器与烘箱主体,所述循环泵通过连接管与蓄热液体箱出水口连通设置,所述循环泵输出端连通设置有进液管,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包括上联箱、下联箱、翅片与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设置在上联箱与下联箱之间,所述翅片固定套设在换热管外壁,形成翅片管,所述进液管与上联箱进水口连通设置,该应用翅片管换热器的蓄热式换热装置,实现了低温液体与烘箱排放的高温气体换热变为高温液体、高温液体加热低温环境气体变为高温气体再来加热烘箱,以此循环实现烘箱的余热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量存储及传递,具体为一种应用翅片管换热器的蓄热式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工业生产中,工业烘箱(或烤箱等)的使用周期分为升温、维持温度和降温阶段,且不断地重复使用周期。

2、但是,由于生产工艺的周期性,所排出的余热通常是间断的、周期性的,这种工作性质使得余热回收工作变得相对困难,此外,一些传统的蓄热回收装置流程复杂,成本较高,不适用于一些小场景的工业余热回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翅片管换热器的蓄热式换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应用翅片管换热器的蓄热式换热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翅片管换热器的蓄热式换热装置,包括蓄热液体箱、循环泵、风道、翅片管换热器与烘箱主体,所述循环泵通过连接管与蓄热液体箱出水口连通设置,所述循环泵输出端连通设置有进液管,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包括上联箱、下联箱、翅片与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连通设置在上联箱与下联箱之间,所述翅片固定套设在换热管外壁,形成翅片管,所述进液管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翅片管换热器的蓄热式换热装置,包括蓄热液体箱(1)、循环泵(2)、风道(3)、翅片管换热器(4)与烘箱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2)通过连接管与蓄热液体箱(1)出水口连通设置,所述循环泵(2)输出端连通设置有进液管(5),所述翅片管换热器(4)包括上联箱(401)、下联箱(402)、翅片与换热管(404),所述换热管(404)连通设置在上联箱(401)与下联箱(402)之间,所述翅片(403)固定套设在换热管(404)外壁,形成翅片管,所述进液管(5)与上联箱(401)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下联箱(402)出水口与蓄热液体箱(1)进水口连通设置有出液管(6),所述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翅片管换热器的蓄热式换热装置,包括蓄热液体箱(1)、循环泵(2)、风道(3)、翅片管换热器(4)与烘箱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2)通过连接管与蓄热液体箱(1)出水口连通设置,所述循环泵(2)输出端连通设置有进液管(5),所述翅片管换热器(4)包括上联箱(401)、下联箱(402)、翅片与换热管(404),所述换热管(404)连通设置在上联箱(401)与下联箱(402)之间,所述翅片(403)固定套设在换热管(404)外壁,形成翅片管,所述进液管(5)与上联箱(401)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下联箱(402)出水口与蓄热液体箱(1)进水口连通设置有出液管(6),所述风道(3)套设在翅片管外部,所述烘箱主体(7)顶端连通设置有排气管路(8),所述风道(3)一端与排气管路(8)连通设置,所述风道(3)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风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凤娇张虎陈玉倍吴超远李艳南陶汉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