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7370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及使用方法,包括水口本体、钢液入口、钢液出口、主进气管、副进气管,水口本体顶部设有钢液入口,底部设有钢液出口,水口本体中部径向对称设有主进气管、副进气管,主进气管与副进气管的孔径不同。优点是:采用对称设置的不同管径主副进气管,形成非对称气流,强制产生湍流,增强内壁冲刷力,打破絮流物沉积的稳态环境,同时加速剥离已附着杂质,清除絮流物。弥补了现有连铸工艺浇铸防絮流技术不足的问题,减少由于絮流造成的损失,显著降低连铸耗材的使用成本,对连铸浇铸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连铸,尤其涉及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中包上水口上端碗部与塞棒棒头相匹配,通过调节与塞棒棒头之间的开度,来达到控流的目的;下部与浸入式水口相连接,将通过中包上水口内腔中的钢水输送给浸入式水口,起到导流的作用。在生产中碳钢时,时有水口絮流絮流情况出现:絮流物会聚集在中包上水口的碗口部位,不仅使得碗口部位的内腔孔径变小,影响正常的通钢量,还使得碗口部位因粘黏高温的絮流物使碗口变的高低凹凸不平,不能很好的与塞棒棒头配合,出现塞棒行程升高,通钢量还不能满足正常浇钢需求的情况,影响整个浇钢节奏的连续性;且其工艺路线无显著规律。絮流不但会造成板坯质量缺陷增加生产成本,同时还会引发生产事故。因此控制絮流,减少生产事故,提高铸坯质量是我们不断攻关的重要课题。

2、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cn107127332a,公开了一种防止絮流浸入式水口的制作方法,根据y2o3耐高温性及其与mgo共同作用时可降低zro2基材质的热膨胀率及高温热震性的特点,用zro2基复合材料做浸入式水口的内面镶嵌层,适用于铝镇静钢种浇注,提高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口本体、钢液入口、钢液出口、主进气管、副进气管,水口本体顶部设有钢液入口,底部设有钢液出口,水口本体中部径向对称设有主进气管、副进气管,主进气管与副进气管的孔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口本体上部连接有放散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散阀与主进气管的孔径比为1:(2.5~3.5),放散阀出口厚度为3~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进气管与副进气管的孔径比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口本体、钢液入口、钢液出口、主进气管、副进气管,水口本体顶部设有钢液入口,底部设有钢液出口,水口本体中部径向对称设有主进气管、副进气管,主进气管与副进气管的孔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口本体上部连接有放散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散阀与主进气管的孔径比为1:(2.5~3.5),放散阀出口厚度为3~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进气管与副进气管的孔径比为1:(1.35~1.45)或1:(0.75~0.85);主进气管与副进气管的管壁厚度为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进气管、副进气管、放散阀的材质与水口本体的材质相同。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反冲洗的防絮流水口常规使用时,主进气管、副进气管处于关闭状态;每当连浇罐数≥4罐或结晶器钢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深尚德义刘帅王海伟贾吉祥李扬张付林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