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翠静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7152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儿科口腔技术领域的一种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包括异物钳和内窥镜,还包括可充气膨胀的外管套,外管套内部设置有内套管,内套管与外管套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内套管外壁和外管套内壁固定连接;外管套外壁沿其轴线方向线性阵列有若干环形槽,环形槽内底壁沿其周向均开有集液槽,集液槽内侧壁上均环形阵列开有若干第一吸附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环形槽增加外管套膨胀后与婴幼儿气管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利用第一吸附孔吸取集液槽内的分泌液体时,使环形槽内形成一定负压,进一步增加婴幼儿气管内壁与外管套外壁之间的稳固力,从而降低儿童乱动导致外管套滑移,使异物钳脱落其保护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科口腔,具体涉及一种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装置


技术介绍

1、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是婴幼儿急症中危及生命的常见病因,多发生于1-3岁幼儿。由于婴幼儿喉部解剖特殊(气管直径仅4-7mm、软骨环发育不全)、吞咽反射未健全,且处于口欲探索期,误吸风险显著高于成人。临床统计显示,80%以上异物为食物类(花生、坚果、果冻)及小玩具零件(纽扣电池、塑料片),其中纽扣电池因电解液泄漏可在2小时内引发气管腐蚀穿孔。异物多卡顿于声门下狭窄区(占65%),易引发窒息、局部水肿及继发感染,救治窗口期短(黄金时间≤4小时)。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9678648u的专利公开了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包括:外管,内开设有向气管内延伸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管柄,套设在外管远离人体的一端,管柄上开设有与第一内腔相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二内腔相通的第二接口、与第三内腔相通的第三接口;内窥镜组件,通过第一接口可滑动的贯穿第一内腔内;异物钳组件,穿过第二接口可滑动的贯穿第二内腔;通气管道,通过第三接口可滑动的插入在第三内腔内;通气管道与呼吸机相接;气囊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包括异物钳(10)和内窥镜(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充气膨胀的外管套(1),外管套(1)内部设置有内套管(6),内套管(6)与外管套(1)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内套管(6)外壁和外管套(1)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套(1)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流通槽(3),流通槽(3)沿外管套(1)周向圆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管(6)与外管套(1)之间设置有分隔膜(9),分隔膜(9)靠近内套管(6)底端,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包括异物钳(10)和内窥镜(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充气膨胀的外管套(1),外管套(1)内部设置有内套管(6),内套管(6)与外管套(1)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内套管(6)外壁和外管套(1)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管套(1)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流通槽(3),流通槽(3)沿外管套(1)周向圆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管(6)与外管套(1)之间设置有分隔膜(9),分隔膜(9)靠近内套管(6)底端,分隔膜(9)将外管套(1)内部从左至右分别为负压区和稳定区,连接杆均位于稳定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科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区内壁开有若干第二吸附孔(5),第二吸附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翠静冯玉帅杨瑶然王亚星陈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吴翠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