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安全监测,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工程与轨道交通等施工场景中,临时架设的电力线缆、信号线缆或通信线缆通常沿地面或空中布设。这些线缆路径与工程机械(如吊车、挖掘机、龙门架等)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作业轨迹之间,存在潜在的空间干涉或碰撞风险。由于施工现场空间环境复杂、作业路径不断变化,线缆一旦被机械遮挡、拉拽或挤压,极易引发断裂、短路或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如何在施工操作前,提前感知设备作业路径与线缆之间可能发生的空间交叉区域,并对高风险区段进行有效标识与预警,成为保障现场作业安全的重要课题。
2、目前已有部分技术方案尝试使用静态三维建模或激光扫描方式进行线缆可视化与设备路径规划,但存在多个局限性。首先,大多数方法基于静态数据或单时刻的设备状态,无法动态反映设备运动过程中遮挡范围的变化趋势,缺乏时间连续性预测能力。其次,空间干涉分析往往仅依赖包围盒判断,缺乏精确的重叠体积量化与风险区段提取,难以在复杂环境中准确识别高风险线缆段落。最后,传统的视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施工现场预判的线缆路径碰撞区域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光,党幼芬,王永永,张辉,闫常晓,王富民,张昕,张茜,张佳慧,张雅静,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先行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