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针、移液模块及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777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液针、移液模块及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所述移液针包括基筒、吸头和活塞单元,基筒与吸头可拆卸连接,活塞单元往复滑动设置在基筒上,活塞单元用于吸头吸排液体及退吸头。所述移液模块包括所述移液针。所述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包括所述移液模块。活塞单元往复滑动设置在基筒上,活塞单元往复滑动过程中在基筒内形成负压或正压,负压使得液体被吸入吸头,正压使得液体被排出吸头,实现了吸排液体的功能。同时,活塞单元将在基筒上滑动一段距离,利用活塞单元的位移推动吸头,从而实现退吸头作业。基于此,实现了对气泵的取代,无需气泵及相关的气管,也无需退吸头结构,有效降低成本,减少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液针,具体涉及一种移液针、移液模块及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


技术介绍

1、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是一种用于免疫测定的设备,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

2、现有的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中,移液针上连接有气泵,通过气泵的抽吸来实现吸排液体。上述技术方案的问题在于:

3、其一,单独气泵的价格较高,且占用空间较大;

4、其二,气泵通过气管连接移液针,再移液针移动过程中,气管容易出现缠绕夹伤现象,造成供气波动并影响移液精度;

5、其三,移液针在使用时还需配置额外且转用的退吸头结构,移液针每次要移动到指定地点进行定点退吸头,会增加成本和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中,移液针需额外设备实现吸排液体和退吸头,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液针、移液模块及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液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筒(1)、吸头(2)和活塞单元(3),基筒(1)与吸头(2)可拆卸连接,活塞单元(3)往复滑动设置在基筒(1)上,活塞单元(3)用于吸头(2)吸排液体及退吸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针,其特征在于,基筒(1)构造为两端均敞口的筒状结构,基筒(1)一端与活塞单元(3)相连,基筒(1)另一端设有葫芦头(4),葫芦头(4)插接在基筒(1)上并向外延伸,吸头(2)可拆卸连接葫芦头(4)的外伸端,葫芦头(4)上设有用于连通基筒(1)与吸头(2)的中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液针,其特征在于,葫芦头(4)呈轴杆状,葫芦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液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筒(1)、吸头(2)和活塞单元(3),基筒(1)与吸头(2)可拆卸连接,活塞单元(3)往复滑动设置在基筒(1)上,活塞单元(3)用于吸头(2)吸排液体及退吸头(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针,其特征在于,基筒(1)构造为两端均敞口的筒状结构,基筒(1)一端与活塞单元(3)相连,基筒(1)另一端设有葫芦头(4),葫芦头(4)插接在基筒(1)上并向外延伸,吸头(2)可拆卸连接葫芦头(4)的外伸端,葫芦头(4)上设有用于连通基筒(1)与吸头(2)的中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液针,其特征在于,葫芦头(4)呈轴杆状,葫芦头(4)的两端分别构造为适配于基筒(1)的第一连接端和适配于吸头(2)的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通过密封圈连接基筒(1),第二连接端构造为膨大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液针,其特征在于,活塞单元(3)包括活塞杆(31)、导向轴(32)和吸头推板(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液针,其特征在于,活塞杆(31)上设有挡片(301),吸头推板(33)包括套设在葫芦头(4)上的退吸部(303)和与退吸部(303)相连的挡板部(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雄赖智张俊辉范想罗文彬陆卓陈国树黎科志孙福博黄敬双熊良一夏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携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