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6776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叶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及方法,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包括底座、盖板和压板结构,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限位槽,环形限位槽的两侧壁用于与双榫头静叶环的内环和外环间隙配合,环形限位槽的底面用于对双榫头静叶环进行轴向定位;盖板呈圆形结构,盖板的外圆边能够盖设在双榫头静叶环的内环上端面,盖板上靠近外圆边的位置布设有若干第一孔,第一孔与双榫头静叶环的内环上端面正对,第一孔用于钻头通过;压板结构沿环形限位槽的周向布设于底座上,用于对双榫头静叶环的外环进行轴向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钻孔过程中叶片串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叶片,具体涉及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燃气轮机领域,双榫头静叶环作为关键部件,其加工精度和质量对于燃气轮机的整体性能非常重要。在双榫头静叶环的加工过程中,存在一项特定的加工需求,即需要在内环上端面向下加工小直径孔,且该小直径孔需贯穿对应位置的叶片。然而,在实际的加工操作里,由于加工钻头在钻孔过程中会与叶片产生相互作用力,这一作用力容易将装配在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叶片向下推动,进而引发叶片串动的问题。叶片串动不仅会导致加工后的小直径孔位置精度出现偏差,影响静叶环的整体装配精度,还可能对叶片本身造成损伤,降低叶片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双榫头静叶环报废,增加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

2、目前,在燃气轮机领域,针对双榫头静叶环的加工,尤其是涉及此类在内环上端面向下加工贯穿叶片小直径孔的工艺,缺乏任何可供参考的成熟加工依据或标准。这使得加工人员在面对叶片串动这一关键问题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指导方法。而有效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叶片串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双榫头静叶环质量交付的重要因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盖板(2)和压板结构(3),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限位槽(100),环形限位槽(100)的两侧壁用于与双榫头静叶环的内环和外环间隙配合,环形限位槽(100)的底面用于对双榫头静叶环进行轴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结构(3)包括压板(300)、第一支撑杆(301)和第二支撑杆(302),第一支撑杆(301)和第二支撑杆(302)可拆卸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面,压板(300)上开设有长条孔,第一支撑杆(301)的上端穿过长条孔,第一支撑杆(301)的上端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盖板(2)和压板结构(3),底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限位槽(100),环形限位槽(100)的两侧壁用于与双榫头静叶环的内环和外环间隙配合,环形限位槽(100)的底面用于对双榫头静叶环进行轴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结构(3)包括压板(300)、第一支撑杆(301)和第二支撑杆(302),第一支撑杆(301)和第二支撑杆(302)可拆卸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面,压板(300)上开设有长条孔,第一支撑杆(301)的上端穿过长条孔,第一支撑杆(301)的上端设置有调节螺母,第一支撑杆(301)上套设有弹性件(303),弹性件(303)的上端抵在压板(300)的下端面,弹性件(303)的下端抵在底座(1)的上端面,第二支撑杆(302)相对于底座(1)的高度能够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03)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杆(302)上设置有螺母,通过螺母控制第二支撑杆(302)的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榫头静叶环加工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2)上靠近外圆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欢欢张珀川成喜刘少华徐景华樊钰王斌南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