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多无人机分布式控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编队控制、包含控制以及围捕控制等。在分布式控制的诸多应用中,围捕控制尤为重要,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精心设计控制器,引导多无人机构建以目标为中心的稳定构型。然而,无人机作为典型的物理信息系统,高度依赖通信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与处理。在缺乏有效防御策略的情况下,无人机极易遭受恶意网络攻击,进而导致无人机集群性能遭受严重破坏,预期的围捕任务也将无法实现。
2、在一些情形下,大多将网络攻击信号建模为对执行器或传感器的扰动,但较少关注其对通信网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与针对单点控制单元的攻击相比,针对网络攻击通常具有更强的破坏力。同时,大多方法针对网络攻击多基于观测器策略对攻击信号进行观测和补偿,但这些方法计算复杂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可提高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人机的飞行模型的表达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人机的控制律的表达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t时刻第i个无人机与目标的位置误差的表达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对网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人机的飞行模型的表达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人机的控制律的表达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t时刻第i个无人机与目标的位置误差的表达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弹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个无人机与第j个无人机的通信权重的表达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对网络攻击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围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霞,张毅,于浩,赵贺伟,王超,杨林,韩庆田,姚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