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樟醇工程菌及其在发酵生产芳樟醇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607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芳樟醇工程菌及其在发酵生产芳樟醇中的应用,该芳樟醇工程菌为大肠杆菌,含有质粒pJBEI‑MVA和质粒pET‑AgGPPs‑MaLIS。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克服资源限制,生产过程可控,周期短,符合绿色生产理念。优化的培养基配方和补料策略有效缓解芳樟醇毒性,提升菌株代谢效率和稳定性。纯化工艺简单,通过减压蒸馏获得高纯度芳樟醇,满足香料、医药等高端应用需求。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能耗和工艺复杂度,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为芳樟醇的可持续供应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工程,具体涉及一种芳樟醇工程菌及其在发酵生产芳樟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芳樟醇(linalool,3,7-dimethyl-1,6-octadien-3-ol)是一种重要的链状单萜烯醇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花香气味和多样化的化学性质,在香料、医药、食品、农业及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芳樟醇广泛存在于薰衣草、柠檬、百香果等200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精油中,其两种光学异构体——(s)-(+)-芳樟醇和(r)-(-)-芳樟醇因手性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香气特性,分别以花香柑橘味和木质薰衣草味为主。作为自然界中最主要的花香来源之一,芳樟醇在香水、香精、化妆品等配方中占据核心地位,年需求量超过10,000吨。此外,芳樟醇还作为维生素e、维生素a及抗癌药物中间体的化工原料,年需求量高达50,000吨,市场价值显著。根据市场分析,2019年全球芳樟醇市场规模已达99.8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123亿美元,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潜力。

2、传统上,芳樟醇主要通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获得,常用方法包括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等工艺。然而,该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芳樟醇工程菌,其特征在于:为大肠杆菌,含有质粒pJBEI-MVA和质粒pET-AgGPPs-MaLIS,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樟醇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香叶基焦磷酸合酶基因AgGPPS的5’非编码区经过优化,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05所示;所述芳樟醇合酶基因MaLIS的5’非编码区经过优化,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06所示。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芳樟醇工程菌在发酵生产芳樟醇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樟醇工程菌,其特征在于:为大肠杆菌,含有质粒pjbei-mva和质粒pet-aggpps-malis,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樟醇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香叶基焦磷酸合酶基因aggpps的5’非编码区经过优化,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05所示;所述芳樟醇合酶基因malis的5’非编码区经过优化,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06所示。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芳樟醇工程菌在发酵生产芳樟醇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在步骤(5)所得的有机相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后,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40℃、0.05mbar条件下的蒸馏液。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基为lb培养基,所述发酵初始培养基包含20g/l甘油、24g/l酵母浸粉、12g/l蛋白胨、3.28g/l磷酸二氢钾、18.47g/l三水合磷酸氢二钾和1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须崇陈鸿坤王帅林天送杨贵福
申请(专利权)人:八叶草健康产业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