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塘防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65 阅读:5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水蛭养殖塘的防逃装置,它包括防逃网及固定部,该防逃网的防逃部固定在固定部上,防逃网的主体部分埋在养殖塘的泥土中,固定部突露于养殖塘周围的泥土表面,并朝养殖塘内的方向倾斜。该装置能有效防止水蛭在人工繁育过程中逃逸现象的发生,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nti mosquito device for leech breeding pond

An escape proof pond for leech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e escape proof net and the fixed part, the fangtao escape proof part is fixed on the fixing part of the network, the main part of the escape proof net buried in the pond in the soil, the soil surface of the fixed part protruding from the pond around, and towards the pond in the direction of tilt. The devic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escape phenomenon of leech in the process of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蛭养殖塘防逃装置
技术介绍
水蛭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蛭类在世界上约有400至500种,我国已经发现89种。水蛭作为中华医药大宝库的一味中药,传统上主要以干燥虫体炮制后入药。在我国医学名著《神农草本经》中记载水蛭性平、味成苦、有小毒。功能破淤通经,主治血淤经闭,症痕积聚。用于治疗血栓病、血管病、青光眼、淤血不通、无名肿瘤、淋巴结核等症。1957年,英国化学家从医用水蛭中成功分离出具有抗凝血作用的水蛭素后,水蛭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临床实验证明,它有缓解动脉臂痉挛、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促进对渗出物的吸收等功能;可以治疗高血压、心肌梗塞等病症。在生物化学方面,借助水蛭素可进行人体凝血酶的定量分析。据粗略统计,已有美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公布了医用水蛭制剂研究的专利。在我国,水蛭作为一种中药材,过去从未匮乏,但由于野生水蛭生长强度和繁殖率的有限性,水蛭资源日益减少。随着现代医学对水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水蛭的国内外需求量逐渐增大,而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人工繁育水蛭这一新兴行业应运而生。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476753A中,揭示了一种水蛭的繁育方法,它通过建繁育池、选种、温度控制、水位控制及植被覆盖率控制等多种手段以提高人工繁育水蛭的成活率。但是,当人工条件(水质、水温及饲料等)达不到合适的要求时,水蛭就有可能弃窝或者弃卵潜逃,而人工饲养过程中,自然条件不可能完全受到人为的控制,再加上水蛭本身具有潜逃的生物特性,因此,水蛭在人工繁育过程中很容易潜逃,从而导致人工繁育的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水蛭在繁育生长过程中逃逸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蛭养殖塘的防逃装置,它包括防逃网及固定部,防逃网的主体部分埋在养殖塘的泥土中,固定部突露于养殖塘周围的泥土表面,且支撑防逃网的防逃部,并朝养殖塘内的方向倾斜。如上所述的防逃装置,防逃网的主体部分包括侧网与底网,该底网与养殖塘底部的距离等于或小于40厘米,而防逃网的目数在60至300目之间。本技术具有如下功效防逃网主体部分埋在泥土下,可有效防止水蛭从泥土中潜逃;固定部设置在养殖塘四周,支撑防逃网的防逃部且向养殖塘内倾斜,当水蛭沿防逃网防逃部的边缘爬行时,由于重力作用,将掉回养殖塘中,从而有效防止水蛭从养殖塘岸上逃逸。附图说明图1为防逃装置布置在养殖塘中的截面图;以下结合该图及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参见图1,先开挖一断面为梯形的养殖塘3,养殖塘3宽300厘米,深100厘米,其中水面高度为80厘米,养殖塘3的长度和坡度视实际情况而定。在开挖的养殖塘3旁60厘米处设置固定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为均布在塘边一周的木桩1。木桩1沿向养殖塘3内倾斜的方向插入泥土中,木桩1顶端突露于泥土表面,距地面的垂直高度为70厘米。防逃网2包括防逃部21、侧网22及底网23。其中,防逃网2的防逃部固定在木桩1上,而网的主体部分(侧网22及底网23)埋入泥土中,底网23与养殖塘底部31的距离等于或小于40厘米,所选用防逃网2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目数在60目至300目之间,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依据本技术的构思得到许多不同的具体方案,例如,可以将木桩1换成水泥墙壁。诸如此等微小改变以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蛭养殖塘防逃装置,它包括防逃网及固定部,其特征在于:防逃网的主体部分埋在养殖塘的泥土中,固定部突露于养殖塘周围的泥土表面,且支撑防逃网的防逃部,并朝养殖塘内的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蛭养殖塘防逃装置,它包括防逃网及固定部,其特征在于防逃网的主体部分埋在养殖塘的泥土中,固定部突露于养殖塘周围的泥土表面,且支撑防逃网的防逃部,并朝养殖塘内的方向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汉张华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蓝水生物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