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6210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4
本技术属于储能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该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磁阀组、单向阀组、储液器、电子膨胀阀、冷凝压力控制阀、制冷分配器、电池组、制热分配器、热力膨胀阀、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选择性开启或关闭电磁阀组和单向阀组,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分别运行直冷系统或直热系统。该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换热效率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高且电池均温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发展,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由于占地面积更小、安装运输方便等众多优点,在新能源、光伏、电能站的应用增多。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可以包括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液压系统等设备或技术,其中电池是最常用的储能方式之一。但是储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过冷或过热均会造成储能系统的故障,因此,对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技术要求非常高。目前,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电池热管理技术,正逐渐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方案上。与液冷系统(液冷板的对流换热)相比,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在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下都是依靠冷媒的相变换热,不仅换热系数高,换热能力强,且在换热过程中冷媒的温度没有变化,只有制冷剂干度的变化,可以提供均匀稳定的冷源或热源。具体地,直冷直热板的工作原理如下:直冷直热板在直冷工况下,进入直冷板的冷媒为从膨胀阀出口的液态介质,在直冷直热板内汽化吸热,对和直冷直热板表面接触的动力电池模组冷却;在直热工况下,进入直冷板的冷媒为从压缩机出口的气态介质,在直冷直热板中液化放热,对和直冷直热板表面接触的动力电池模组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电磁阀组、单向阀组、储液器、电子膨胀阀(20)、冷凝压力控制阀(26)、制冷分配器(9)、电池组(10)、制热分配器(11)、热力膨胀阀(21)、蒸发器(12)和气液分离器(13),选择性开启或关闭所述电磁阀组和所述单向阀组,所述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分别运行直冷系统或直热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6)和第四电磁阀(17),所述第一电磁阀(1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和所述储液器的制冷剂进口,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电磁阀组、单向阀组、储液器、电子膨胀阀(20)、冷凝压力控制阀(26)、制冷分配器(9)、电池组(10)、制热分配器(11)、热力膨胀阀(21)、蒸发器(12)和气液分离器(13),选择性开启或关闭所述电磁阀组和所述单向阀组,所述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分别运行直冷系统或直热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组包括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6)和第四电磁阀(17),所述第一电磁阀(1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和所述储液器的制冷剂进口,所述第二电磁阀(1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和所述制热分配器(11),所述第三电磁阀(1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13)的制冷剂进口和所述制热分配器(11),所述第四电磁阀(17)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制冷剂出口和所述热力膨胀阀(21)的制冷剂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2),所述油分离器(2)位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冷直热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储液器的下游,且所述传感器组件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飞曾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