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处理的处理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低照度黑白图像的微光图像协处理器。
技术介绍
1、在微光成像领域,环境照度处于0.001lx量级的极微弱光照条件,对图像采集与处理构成严峻挑战。当前,即便采用大像元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仍难以避免噪声激增、信噪比降低、成像质量劣化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有效探测的实现。
2、为突破这一困境,现有技术尝试从多维度探索解决方案:
3、一方面,多源融合策略成为研究方向,如采用微光与红外传感器融合、微光与热成像融合、多光谱与红外融合等。但此类方法计算开销巨大,系统架构复杂,硬件实现难度高,难以在资源受限场景推广。
4、另一方面,专用图像处理算法持续优化,如cn119624827a、cn120070231a等专利申请中提出的去噪增强方案。然而,这些方法通用性不足,在极低照度环境下,去噪深度与增强效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图像处理单元的接口兼容性差,如传统方案依赖fpga、soc的定制化接口,增加了系统集成难度。
5、综上,现有技术存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光图像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接口模块、以及顺次连接的暗电流平衡模块、盲元校正模块、时空域图像去噪模块、图像增强模块和图像编码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图像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将图像传感器采集串行图像数据转换为并行图像数据,并传输至所述暗电流平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光图像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电流平衡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图像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元校正模块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图像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光图像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接口模块、以及顺次连接的暗电流平衡模块、盲元校正模块、时空域图像去噪模块、图像增强模块和图像编码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图像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将图像传感器采集串行图像数据转换为并行图像数据,并传输至所述暗电流平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光图像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暗电流平衡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图像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元校正模块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图像协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时空域图像去噪模块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幸,徐建东,那启跃,姜恺文,沈吉,陈远金,张宪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