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涉及建筑工程监测。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在进行各种复杂的作业,如高空作业、重物吊运、深基坑挖掘等。潜在危险区域识别能够提前确定倾斜或坍塌风险区,如基坑边坡、建筑基体、脚手架搭建不稳固区域等。
2、对潜在危险区域的识别有助于发现可能影响建筑质量的风险因素,可以提前采取措施。
3、然而现有的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建模方法过于简单,无法精确地描述建筑基体的复杂表面,无法监测建筑基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无法准确地用于潜在危险区域的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s1、对建筑工程区域布置的摄像头图像进行采集与图像处理;
3、s2、运用图像分割技术,分割出目标监测区域;
4、s3、采用多级函数构建目标监测区域内的建筑基体表面模型;
5、s4、提取建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第i个表面点的距离关联函数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利用线性叠加函数叠加所有表面点的距离关联函数,线性叠加函数f(r)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3中,定义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第i个表面点的距离关联函数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利用线性叠加函数叠加所有表面点的距离关联函数,线性叠加函数f(r)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3中,定义线性叠加函数f(r)的分布函数e(f)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分布函数项和插补项,通过控制点算法最小化插补值j(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煜,吴佳佳,王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思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