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链路多跳传输任务的水声网络最小传输时延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5120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向多链路多跳传输任务的水声网络最小传输时延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水声通信网络,创建多链路多跳传输任务,其中网络节点数为N,需要传输的链路数为K,最大中继跳数为M;步骤2:根据传输任务,构建多链路中继传输矩阵Q、多跳发射时间矩阵S和点对点传输时延矩阵Ds,建立传输任务模型;步骤3:根据传输任务,建立多跳传输特性模型和水声多跳网络无冲突传输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网络实时传输场景,构建水声网络多链路多跳最小传输时延性能等模型,实现目标任务场景下的最小时延传输,提升网络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声网络,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多链路多跳传输任务的水声网络最小传输时延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对海洋环境的持续探索需要水下传感器网络来支持,水声通信目前是能够在水下进行长距离传输的主要方式,可通过构建水声通信网络来实现水下信息远距离传输任务。传输时延为从源节点待发送数据产生到目的节点成功接收的时间,是衡量水声网络传输性能的重要指标。

2、海洋环境下,点对点传输时延通常用工作距离除以声速近似得到,单一链路的多跳传输时延可将每一跳的传输时延求和得到,但对于多条链路多跳传输需求下,网络内存在多链路信号干扰冲突,导致传输时延分析过程较为复杂,而当前水声网络最小传输时延性能分析的研究基本为空白。利用传统tdma协议,各节点在自身时隙依次发射数据,可以实现水声网络多链路多跳传输功能,但传统协议时隙长度较长,为数据包长度、最大传输时延和保护间隔之和,导致网络传输时延较大,存在性能优化空间,影响网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多链路多跳传输任务的水声网络最小传输时延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链路多跳传输任务的水声网络最小传输时延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传输任务模型用于描述具体的网络多链路中继传输任务,多链路中继传输矩阵Q包含三个子矩阵分别是发射矩阵QS,接收矩阵QR和干扰矩阵QI,发射矩阵QS和接收矩阵QR大小为K×M,其内部值对应发射或接收节点号,干扰矩阵QI的大小为N×N,其内部值为0或者1,具体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多链路多跳传输任务的水声网络最小传输时延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跳发射时间矩阵S用于描述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多链路多跳传输任务的水声网络最小传输时延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链路多跳传输任务的水声网络最小传输时延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传输任务模型用于描述具体的网络多链路中继传输任务,多链路中继传输矩阵q包含三个子矩阵分别是发射矩阵qs,接收矩阵qr和干扰矩阵qi,发射矩阵qs和接收矩阵qr大小为k×m,其内部值对应发射或接收节点号,干扰矩阵qi的大小为n×n,其内部值为0或者1,具体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多链路多跳传输任务的水声网络最小传输时延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跳发射时间矩阵s用于描述多链路网络节点发射时间,s的大小均为k×m,s={sij}k×m,sij表示第i条链路第j跳中继节点发射时间,点对点传输时延矩阵ds={dsij}k×m,dsij表示第i条链路第j跳中继源节点的传播时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链路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王桢铎谢哲杜鹏宇温梦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