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前端模块,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的前端模块设置于前防撞梁前侧,在进行前端模块的安装时,受力点多集中在连接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因此存在局部位置负荷过大的问题,影响了前端模块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车辆经历颠簸路况或出现碰撞时,前端模块容易发生震动摇晃,严重时会影响前端模块内发光单元的照明效果。
2、于此同时,现有结构还存在刚性大、溃缩吸能效果差的问题,极易对车身结构造成损坏,增大了车辆的维修成本,影响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及车辆,能够有效分散前端模块安装时形成的荷载,具有良好的溃缩吸能效果,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包括前端模块、承载骨架、溃缩支架以及前防撞梁支架,前端模块连接于承载骨架的前侧,承载骨架的上部与上横梁钣金相连,承载骨架的下部与溃缩支架相连,前防撞梁支架连接于溃缩支架
...【技术保护点】
1.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模块(1)、承载骨架(2)、溃缩支架以及前防撞梁支架,所述前端模块(1)连接于所述承载骨架(2)的前侧,所述承载骨架(2)的上部与上横梁钣金(9)相连,所述承载骨架(2)的下部与所述溃缩支架相连,所述前防撞梁支架连接于所述溃缩支架与前防撞梁(6)之间,所述前端模块(1)的下缘向下凸出于所述承载骨架(2)、且与下护板(7)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支架在所述承载骨架(2)的后侧分布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溃缩支架沿车身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模块(1)、承载骨架(2)、溃缩支架以及前防撞梁支架,所述前端模块(1)连接于所述承载骨架(2)的前侧,所述承载骨架(2)的上部与上横梁钣金(9)相连,所述承载骨架(2)的下部与所述溃缩支架相连,所述前防撞梁支架连接于所述溃缩支架与前防撞梁(6)之间,所述前端模块(1)的下缘向下凸出于所述承载骨架(2)、且与下护板(7)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支架在所述承载骨架(2)的后侧分布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溃缩支架沿车身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支架包括中溃缩架(31)和位于所述中溃缩架(31)两侧的侧溃缩架(32),所述前防撞梁支架包括与所述中溃缩架(31)对应设置并相连的中支架(41)以及与所述侧溃缩架(32)对应设置并相连的侧支架(4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架(41)上设有向前侧延伸的卡接爪(43),所述中溃缩架(3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卡接孔(33),所述卡接爪(43)与所述卡接孔(33)卡接配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溃缩架(32)上设有向后侧延伸的搭接部(34),所述侧支架(42)具有向前侧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梦辰,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