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4367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林生态防护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包括:移动装置以及设在移动装置上的第一采集器与处理设备,所述第一采集器用于采集农林生态环境中的图像;所述移动装置上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移动端上设有发声设备,所述处理设备用于处理第一采集器采集的图像并识别,在检测到病虫时控制驱动组件调节,以使发声设备朝向检测到的病虫后,控制发声设备发出次声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采集器采集农林生态环境中的图像,并由处理设备进行识别,在检测到病虫时控制发声设备发出次声波以对其进行驱赶,对农林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利用次声波处理病虫害有效解决了传统药水喷洒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林生态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农业和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病虫害问题已成为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森林健康与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针对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的喷洒,虽然在短期内能取得一定的防控效果,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会导致害虫抗药性的增强,还会对土壤、水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2、在实际应用中,传统喷洒式药水防治方式对于地表或植株表面的害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对于空中飞行的害虫(如蚜虫、飞虱、夜蛾类成虫等)则存在明显局限,这些害虫具有较强的迁飞性和扩散性,难以通过定点喷洒的方式进行全面覆盖,且药水易受风力、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防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其解决了现有喷洒式药水防治方式对于地表或植株表面的害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对于空中飞行的害虫则存在明显局限。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1)以及设在移动装置(1)上的第一采集器(5)与处理设备(12),所述第一采集器(5)用于采集农林生态环境中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在移动装置(1)上的第一伸缩件(2)、设在第一伸缩件(2)移动端上的安装平台、用于驱使安装平台转动的驱动电机、设在安装平台上的安装架(8)、设在安装架(8)上的驱动件(9),所述发声设备(3)铰接在安装架(8)上,所述驱动件(9)用于驱使发声设备(3)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1)以及设在移动装置(1)上的第一采集器(5)与处理设备(12),所述第一采集器(5)用于采集农林生态环境中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在移动装置(1)上的第一伸缩件(2)、设在第一伸缩件(2)移动端上的安装平台、用于驱使安装平台转动的驱动电机、设在安装平台上的安装架(8)、设在安装架(8)上的驱动件(9),所述发声设备(3)铰接在安装架(8)上,所述驱动件(9)用于驱使发声设备(3)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1)上设有第二伸缩件(4),所述第一采集器(5)设在第二伸缩件(4)的移动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器(5)为摄像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次声波的农林生态病虫害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器(5)上设有第二采集器(6),所述第二采集器(6)为红外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次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荣乔付杰王哲禹杨恩泽常征冯佳楠张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