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绑扎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筋上料结构及基于遗传算法的直筋上料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中如桥梁墩柱、隧道衬砌、涵洞、烟囱、核电安全壳、管廊等都会绑扎环形或弧形钢筋结构。
2、目前,一般通过人工在施工现场进行绑扎钢筋,在现场进行绑扎钢筋时,一般是人工先将直筋按照设置弧形和设置距离进行放置直筋,然后再将环筋绑扎到直筋对应的位置上,在现场绑扎直筋时,先绑扎底部直筋,并将直筋沿弧线方向逐根放置,再用定位钢筋(短钢筋头)将直筋临时固定在模板上,确保直筋与轴线吻合,导致定位分布直筋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在施工现场通过人工进行定位分布直筋的效率低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筋上料结构及基于遗传算法的直筋上料控制方法,水平链板移动将对应的直筋输送到其输出端处,直筋脱离对应的限位部进入到第二链条的限位钩处,使得数个直筋沿1/4弧形链板均布为设置的弧形,代替通过人工将直筋绑扎在模板上使得多个直筋按照设置弧形分布,提高定位直筋的效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筋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筋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呈L形板状,所述限位部的水平部与第一链条通过至少两个铆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筋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竖直部呈三角形板状,所述竖直部的底部至顶部的宽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筋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的顶部呈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筋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钩呈C形板状,所述限位钩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链条连接,顶部位于所述第二链条的外侧,所述限位钩的内侧朝向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筋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筋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呈l形板状,所述限位部的水平部与第一链条通过至少两个铆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筋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竖直部呈三角形板状,所述竖直部的底部至顶部的宽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筋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的顶部呈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筋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钩呈c形板状,所述限位钩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链条连接,顶部位于所述第二链条的外侧,所述限位钩的内侧朝向所述1/4弧形链板的上端,在工作状态,所述直筋位于所述限位钩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法海,苏运富,李涛,陈谭,阮佳磊,李刚,孙学良,王耀为,郭得鹏,侯亚娟,瞿进,汪小雷,王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五局广元建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