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板制备,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铝塑复合板因其轻质、易加工和装饰性,在室内装修领域应用广泛。然而,现有产品及其制备工艺仍面临严峻挑战:环保性方面,铬酸盐钝化工艺产生的六价铬污染问题突出,亟需开发环境友好的无铬钝化替代技术。核心性能方面,高填充阻燃芯层普遍存在阻燃剂分散不均、易迁移析出、显著劣化力学性能,以及与传统粘结膜界面结合弱化导致阻燃连续性失效的风险,亟需突破阻燃-力学-界面协同强化的技术瓶颈。结构可靠性方面,铝板与装饰层间缺乏柔性应力缓冲层易引发装饰层剥落,背板抗冲击防护薄弱,以及芯层加工过程中因高阻燃填料导致引发的翘曲变形等质量问题,亟需系统性优化层间结构与加工工艺。复合工艺方面,传统热压复合产生的层间残余应力是导致板材后期形变的关键因素,亟需创新复合工艺以提升稳定性。这些核心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性能室内装修铝塑复合板发展的关键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无铬钝化背铝合金板,无铬钝化背铝合金板下表面设有抗冲击环氧底漆保护层;无铬钝化背铝合金板的上表面通过下粘结膜连接LDPE阻燃芯层的下表面;LDPE阻燃芯层的上表面通过上粘结膜连接无铬钝化面铝合金板下表面;下粘结膜和上粘结膜均为复合粘结膜,复合粘结膜为三层结构,包括金属界面粘结层、抗迁移稳定中间粘结层和芯材界面阻燃粘结层;无铬钝化面铝合金板的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层叠:柔性环氧界面结合过渡层、图案装饰层和PVDF保护层。
2.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无铬钝化背铝合金板,无铬钝化背铝合金板下表面设有抗冲击环氧底漆保护层;无铬钝化背铝合金板的上表面通过下粘结膜连接ldpe阻燃芯层的下表面;ldpe阻燃芯层的上表面通过上粘结膜连接无铬钝化面铝合金板下表面;下粘结膜和上粘结膜均为复合粘结膜,复合粘结膜为三层结构,包括金属界面粘结层、抗迁移稳定中间粘结层和芯材界面阻燃粘结层;无铬钝化面铝合金板的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层叠:柔性环氧界面结合过渡层、图案装饰层和pvdf保护层。
2.一种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超声弱碱性脱脂除油中,使用的原料包括texent610a表面活性剂、aeo-9表面活性剂、葡萄糖酸钠、硅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具有抗冲击性-防腐蚀性的环氧树脂漆料具体为dreamcover221铝合金专用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柔性长链环氧加成改性聚酰胺具体为versamid115型改性聚酰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表面改性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具体为六甲基二硅氮烷表面改性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钛酸钾晶须具体为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表面改性钛酸钾晶;表面改性γ-相纳米氧化铝具体为γ-(2,3-环氧丙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改性γ-相纳米氧化铝;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型号为111,三嗪类光稳定剂型号为1577,按照重量比,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三嗪类光稳定剂为1:2.5-3。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室内装修的铝塑复合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按照重量比,ldpe:混合母粒:硬脂酸钙:ebs:复配抗氧剂:表面改性的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的氢氧化铝:表面改性的镁铝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武,蔡永献,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吉祥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