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能源,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风光互补自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凭借其环保、节能等优势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然而,电动汽车充电频率高、续航焦虑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核心痛点。
2、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能量补充主要依赖外部充电设施,充电过程耗时较长,且充电网点的分布尚未完全普及,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现有技术在能源回收与利用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3、光伏局限:现有车顶光伏板面积小,通常≤2㎡,导致日均发电量<5kwh,仅能支持30km左右的续航。并且,由于汽车车身多为曲面结构,传统刚性光伏板安装困难,难以充分利用车辆表面空间。
4、风能空白: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风能,当车速达到120km/h时,存在等效风能未被有效回收的情况。此外,车辆底盘产生的紊流资源也完全被浪费,未能进行有效的能量转化。
5、系统瓶颈:现有的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系统多采用单一发电模式,发电效率低,且缺乏多能源协同管理机制,无法实现能量的优化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风光互补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维光伏发电系统、风能-动能转化系统、三级储能架构和能源管理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风光互补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光伏发电系统采用柔性太阳能薄膜,覆盖车顶、引擎盖、四车门的总面积≥4㎡,并采用曲面贴合工艺实现车身曲面自适应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风光互补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采用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动态提升转化效率,且通过光照传感器自动切换工作模式,包括强光直充模式和弱光涓充模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风光互补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维光伏发电系统、风能-动能转化系统、三级储能架构和能源管理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风光互补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光伏发电系统采用柔性太阳能薄膜,覆盖车顶、引擎盖、四车门的总面积≥4㎡,并采用曲面贴合工艺实现车身曲面自适应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风光互补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采用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动态提升转化效率,且通过光照传感器自动切换工作模式,包括强光直充模式和弱光涓充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风光互补自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动能转化系统的中央风道结构为贯穿驾驶舱的φ300mm复合管道,位于换挡杆下方,且前部设有锥形集风口,所述锥形集风口前部直径为400mm,用于捕获行驶风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