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相关,尤其是指一种电子输尿管镜结构。
技术介绍
1、输尿管镜是一种纤细的、由导光纤维、工作腔道和各种不同用途的工作配件构成的器械,直径小,长35至45厘米。输尿管镜手术是通过一细长的窥镜,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进入0.2至0.5cm直径的输尿管,在借助电视监视系统,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输尿管内的病变,如有结石、肿瘤等,对输尿管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输尿管镜是用于泌尿科治疗的医学设备,利用输尿管镜开展输尿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大大提高了输尿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临床可取得满意效果。
2、电子输尿管镜的照明光源和电子摄像头一般都是集成在输尿管镜的一个斜镜体上,而现有的斜镜体经常会由于外部水流渗入到其中而导致内部的电子器件发生短路损坏的情况,且当斜镜体内的电子器件发生损坏时,也不方便对拆开斜镜体对其进行维修。
3、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防水效果好且便于维护维修的电子输尿管镜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输尿管镜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镜主体(1),所述镜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输液口(2)、出水口(3)、器械口(4)、斜镜体(5),所述镜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镜管(6),所述镜管(6)的内侧设有操作通道(7)、观察通道(8)、照明光纤(9),所述输液口(2)、出水口(3)、器械口(4)均与操作通道(7)相连通,所述斜镜体(5)的内侧设有腔室(10),所述腔室(10)内安装有内接线板(11),所述内接线板(11)上安装有照明光源,所述观察通道(8)、照明光纤(9)均与腔室(10)相连通,所述腔室(10)的其中一端和镜主体(1)相连通,所述腔室(10)的另一端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输尿管镜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镜主体(1),所述镜主体(1)的后端设置有输液口(2)、出水口(3)、器械口(4)、斜镜体(5),所述镜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镜管(6),所述镜管(6)的内侧设有操作通道(7)、观察通道(8)、照明光纤(9),所述输液口(2)、出水口(3)、器械口(4)均与操作通道(7)相连通,所述斜镜体(5)的内侧设有腔室(10),所述腔室(10)内安装有内接线板(11),所述内接线板(11)上安装有照明光源,所述观察通道(8)、照明光纤(9)均与腔室(10)相连通,所述腔室(10)的其中一端和镜主体(1)相连通,所述腔室(10)的另一端安装防水块(12),所述防水块(12)和腔室(10)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输尿管镜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水块(12)安装在腔室(10)的内侧且两者相互插接,所述防水块(12)的外侧壁上套接有密封圈一(13),所述防水块(12)和腔室(10)之间通过密封圈一(13)密封连接,所述防水块(12)上设置有观察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旸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桐庐犹新医用内窥镜维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