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524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挂钩,包括:自动挂钩担架,自动挂钩担架的一端连接有挂钩定位卡,在自动挂钩担架上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挂板,所述挂板与自动挂钩担架转动连接,在挂板上设有夹具、左气缸及右气缸,夹具由左夹爪及右夹爪组成,左夹爪及右夹爪分别通过左、右转轴与挂板转动连接,所述左气缸由左缸体及设在左缸体内的左单杆活塞组成,所述左夹爪与左气缸中的左单杆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挂板与左缸体转动连接;所述右气缸由右缸体及设在右缸体内的右单杆活塞组成,所述右夹爪与右气缸中的右单杆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挂板与右缸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目前管桩生产安全及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自动挂钩。(*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中按生产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基桩工程生产工 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中使用的自动挂钩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物的重要程度的提高以及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对地基的承载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然地基已经不能更好的承担上部建筑物传来的荷载,于是使用了天 然地基,而在其中有一种处理方式,即使用钢筋混凝土做地基的基础桩,用压桩机将桩压入 地下后成为基础桩,让基础桩上部承载建筑物。我国对于这类桩的设计生产,使用都规定了 相应的标准。例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2002)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 桩》(GB13476 2009)。目前各生产管桩的企业,生产出来的管桩均采用钢模来完成的,每 条钢模上设计有专门用于起吊转运的吊耳,当钢模需要转运时使用吊机上挂的吊链,吊链 上装有挂钩,地面操作员将挂钩放到钢模吊耳内后吊机操作者随即升起吊链使钢模离开地 面转到需要的位置;当钢模到了指定的位置后吊机手将其放置到地面,然后通过地面操作 员将挂钩从钢模上的吊耳内取出,即目前各生产管桩的企业的钢模的转运是通过人工和吊 链来完成。钢模循环周转使用,且工序繁多,用工量大,因钢模被吊机反复转运,钢模在转运 过程中又均采用钩子+链条+人工挂钩的方式来完成。由于使用人工方式挂钩,导致时有 因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同时需要经常更换挂钢模用的钩子和链条,大大增加了生产 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目前管桩生产安全、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能够降低 工人劳动强度的自动挂钩。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挂钩,包括自动挂钩担架,自动挂钩担架的一端连接有挂钩定位卡,在 自动挂钩担架上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挂板,所述挂板与自动挂钩担架转动连接,在挂 板上设有夹具、左气缸及右气缸,夹具由左夹爪及右夹爪组成,左夹爪及右夹爪分别通过 左、右转轴与挂板转动连接,所述左气缸由左缸体及设在左缸体内的左单杆活塞组成,所述 左夹爪与左气缸中的左单杆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挂板与左缸体转动连接;所述右气缸由右 缸体及设在右缸体内的右单杆活塞组成,所述右夹爪与右气缸中的右单杆活塞转动连接, 所述挂板与右缸体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当使用本技术吊运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用钢模时,吊在吊机上的本实用新 型所述的自动挂钩通过担架上的定位卡与钢模的跑轮中心位置对准后缓缓下降,然后担架 通过定位卡使挂钩对准跑轮的中心点后放下夹具,最后再通过气缸内的活塞杆伸缩闭合夹 具,从而使夹具合拢夹紧钢模的跑轮,并开始吊运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用钢模;当钢模被吊至指定位置的上方,并被放置地面后,通过气缸松开夹具,释放跑轮,完成了钢模的转运 过程。由此可见,本技术通过的自动挂钩取代用人工来完成钢模的转运。而传统生产 工艺中,在布料合钢模后还需人工进行手动挂钩,容易使工人受伤。另外在蒸养结束后还需 人工下蒸养池挂钩,尤其是在进入蒸养池时容易造成工人受伤。但使用自动挂钩后,所有操 作均在吊机驾驶室完成,安全性大大提高。使用自动挂钩来吊运钢模后后,使钢模吊运实现 了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避免了使用吊链和经常更 换挂钩,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管桩生产安全,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大 大减少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6夹具,8钢模跑轮,9钢模,11主钩检测器,12挂钩定位卡,13自动挂钩担架。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自动挂钩,包括自动挂钩担架13,自动挂钩担架13的一端连接有挂钩定位 卡12,在自动挂钩担架13上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挂板1,所述挂板1与自动挂钩担架 13转动连接,在挂板1上设有夹具6、左气缸71及右气缸72,夹具6由左夹爪61及右夹爪 62组成,左夹爪61及右夹爪62分别通过左、右转轴与挂板1转动连接,所述左气缸71由左 缸体及设在左缸体内的左单杆活塞组成,所述左夹爪61与左气缸71中的左单杆活塞转动 连接,所述挂板1与左缸体转动连接;所述右气缸72由右缸体及设在右缸体内的右单杆活 塞组成,所述右夹爪62与右气缸72中的右单杆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挂板1与右缸体转动连 接。权利要求一种自动挂钩,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挂钩担架(13),自动挂钩担架(13)的一端连接有挂钩定位卡(12),在自动挂钩担架(13)上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挂板(1),所述挂板(1)与自动挂钩担架(13)转动连接,在挂板(1)上设有夹具(6)、左气缸(71)及右气缸(72),夹具(6)由左夹爪(61)及右夹爪(62)组成,左夹爪(61)及右夹爪(62)分别通过左、右转轴与挂板(1)转动连接,所述左气缸(71)由左缸体及设在左缸体内的左单杆活塞组成,所述左夹爪(61)与左气缸(71)中的左单杆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挂板(1)与左缸体转动连接;所述右气缸(72)由右缸体及设在右缸体内的右单杆活塞组成,所述右夹爪(62)与右气缸(72)中的右单杆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挂板(1)与右缸体转动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挂钩,包括自动挂钩担架,自动挂钩担架的一端连接有挂钩定位卡,在自动挂钩担架上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挂板,所述挂板与自动挂钩担架转动连接,在挂板上设有夹具、左气缸及右气缸,夹具由左夹爪及右夹爪组成,左夹爪及右夹爪分别通过左、右转轴与挂板转动连接,所述左气缸由左缸体及设在左缸体内的左单杆活塞组成,所述左夹爪与左气缸中的左单杆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挂板与左缸体转动连接;所述右气缸由右缸体及设在右缸体内的右单杆活塞组成,所述右夹爪与右气缸中的右单杆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挂板与右缸体转动连接。本技术提高了目前管桩生产安全及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自动挂钩。文档编号B66C1/10GK201598091SQ201020110409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大华 申请人: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挂钩,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挂钩担架(13),自动挂钩担架(13)的一端连接有挂钩定位卡(12),在自动挂钩担架(13)上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挂板(1),所述挂板(1)与自动挂钩担架(13)转动连接,在挂板(1)上设有夹具(6)、左气缸(71)及右气缸(72),夹具(6)由左夹爪(61)及右夹爪(62)组成,左夹爪(61)及右夹爪(62)分别通过左、右转轴与挂板(1)转动连接,所述左气缸(71)由左缸体及设在左缸体内的左单杆活塞组成,所述左夹爪(61)与左气缸(71)中的左单杆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挂板(1)与左缸体转动连接;所述右气缸(72)由右缸体及设在右缸体内的右单杆活塞组成,所述右夹爪(62)与右气缸(72)中的右单杆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挂板(1)与右缸体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