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装配,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更换的小空间电驱变胞旋扣抓手。
技术介绍
1、旋扣抓手是一种专用于夹持并旋转管状物体(如钻杆、管道)的自动化工具,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机械或液压驱动实现管体的精准对接与螺纹连接。在石油钻井、井下作业及工业管道装配领域,旋扣抓手是实现管柱快速连接与拆卸的核心设备。
2、传统旋扣抓手多依赖液压驱动或机械联动设计,依赖多机协同以实现管体夹持与旋转功能,存在以下显著缺陷:
3、体积庞大:液压系统需配置泵站、管路等组件,整体体积大,难以适配井下勘探、狭窄车间等小空间场景,且液压油泄漏易引发环境污染与火灾隐患;夹持流程繁琐,显著增加作业成本与停机时间;
4、效率低下:多机协同作业流程繁琐,人工干预频繁,导致作业耗时且成本高昂;
5、夹持控制不精确:传统夹紧装置对钻杆本体进行夹紧,很难控准确的控制夹持力,夹紧力难以平衡,夹紧力不足易导致钻杆脱落,夹紧力过大则损伤钻杆本体;传统夹紧装置与钻杆本体为线接触,会导致接接触面积小,产生应力集中;
6、灵活性不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更换的小空间电驱变胞旋扣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的小空间电驱变胞旋扣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胞抓手部包括对称设置的2个半抓手结构,各所述半抓手结构包括沿所述夹持滚轮的轴向设置的2组变胞支臂结构,所述变胞支臂结构包括驱动臂、第一夹持臂、连杆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置第一铰接端、第二铰接端、第三铰接端和第四铰接端;所述驱动臂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与所述夹持驱动电机组连接,所述驱动臂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所述第一铰接端;所述连杆臂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连杆臂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更换的小空间电驱变胞旋扣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的小空间电驱变胞旋扣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胞抓手部包括对称设置的2个半抓手结构,各所述半抓手结构包括沿所述夹持滚轮的轴向设置的2组变胞支臂结构,所述变胞支臂结构包括驱动臂、第一夹持臂、连杆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置第一铰接端、第二铰接端、第三铰接端和第四铰接端;所述驱动臂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与所述夹持驱动电机组连接,所述驱动臂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所述第一铰接端;所述连杆臂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连杆臂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所述第二铰接端;所述驱动臂、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连杆臂和所述第一壳体构成四杆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的小空间电驱变胞旋扣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一铰接端,所述第一支臂的第二端呈第一夹角连接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上设置所述第二铰接端和所述第三铰接端,所述第二支臂上位于所述第二铰接端和所述第三铰接端之间呈第二夹角连接第三支臂,所述第三支臂和所述第一支臂位于所述第二支臂的相同一侧,所述第三支臂远离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设置所述第四铰接端,所述第二夹持臂和所述第三支臂之间设置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支臂上位于所述第三铰接端的外端能调整角度地连接限位臂,所述限位臂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夹持臂的限位角度以调整夹持滚轮的夹持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的小空间电驱变胞旋扣抓手,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半抓手结构的所述连杆臂的第一端同轴铰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连杆臂的第一端处设置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采集所述连杆臂的角位移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更换的小空间电驱变胞旋扣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附组件包括第一端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丽,李彦良,蔡尚容,黄书童,罗梓铭,刘恒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