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燃室结构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415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43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预燃室结构及发动机。其中,预燃室结构包括预燃室本体,预燃室本体设有预燃烧室。预燃室本体还设有与预燃烧室连通的主动扫气通道及与预燃烧室连通的主动燃气通道。沿预燃烧室的高度方向,主动燃气通道位于主动扫气通道的下方。预燃室结构还包括控制阀块,控制阀块能选择性的通断主动扫气通道的输入端与扫气气源,且能选择性的通断主动燃气通道的输入端与燃气气源。方便依据实际工况需求调整对预燃烧室进行扫气的开始时刻以及对预燃烧室内通入燃气的开始时刻;其次,能有效提升对预燃烧室进行扫气的效果和效率,以有效降低预燃烧室内的燃气泄漏至发动机的主燃烧室内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尤其涉及预燃室结构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1、预燃室点火为发动机点火的主要实现方式之一,其是在预燃烧室中采用火花塞点燃先导燃气,并将点燃的高温高压先导燃气通过预燃烧室与主燃烧室间的通道喷入主燃烧室,引燃主燃烧室内的燃气,如此能够明显缩短主燃烧室内燃气的燃烧持续期,能够点燃稀薄燃气,能够降低燃烧温度,能够减少nox的排放,能够提高燃烧效率,且能够降低发动机燃气消耗量等,故被广泛研究及应用。具体地,预燃烧室点火包括主动式点火和被动式点火,主动式点火指的是预燃烧室内的燃气由独立管道从发动机外部送入并通过火花塞点燃;被动式点火指的是预燃烧室内的燃气被活塞从主燃烧室压入得到,并通过火花塞点燃。

2、对于主动式点火而言,现有技术通常仅设置一组气体通道对预燃烧室进行扫气或向预燃烧室内通入燃气,虽然能够实现主动点火,但不方便依据实际工况需求调整对预燃烧室进行扫气的开始时刻以及对预燃烧室内通入燃气的开始时刻,且对预燃烧室进行扫气的扫气效果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预燃室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燃室结构,包括预燃室本体(1),所述预燃室本体(1)设有预燃烧室(1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室本体(1)还设有与所述预燃烧室(11)连通的主动扫气通道(14)及与所述预燃烧室(11)连通的主动燃气通道(15);沿所述预燃烧室(11)的高度方向,所述主动燃气通道(15)位于所述主动扫气通道(1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燃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扫气通道(14)包括子扫气通道组,所述子扫气通道组包括沿所述预燃烧室(11)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子扫气通道(141);每个所述子扫气通道(141)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阀块(2)的其一输出端连通,每个所述子扫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预燃室结构,包括预燃室本体(1),所述预燃室本体(1)设有预燃烧室(1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燃室本体(1)还设有与所述预燃烧室(11)连通的主动扫气通道(14)及与所述预燃烧室(11)连通的主动燃气通道(15);沿所述预燃烧室(11)的高度方向,所述主动燃气通道(15)位于所述主动扫气通道(1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燃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扫气通道(14)包括子扫气通道组,所述子扫气通道组包括沿所述预燃烧室(11)的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子扫气通道(141);每个所述子扫气通道(141)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阀块(2)的其一输出端连通,每个所述子扫气通道(141)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预燃烧室(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燃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扫气通道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子扫气通道组沿所述预燃烧室(1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燃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扫气通道(141)呈弧形;沿所述预燃烧室(11)的高度方向,所述弧形的开口朝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燃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子扫气通道(141)的输入端至所述子扫气通道(141)的输出端,所述子扫气通道(141)的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鲁鲁悦狄猛陈国强傅晓磊夏金玉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