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糯米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234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9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糯米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酿造工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黑糯米酒酒基制备:将糯米经过浸泡,蒸煮、淋饭、拌曲、糖化、发酵,发酵后分离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进行灭菌过滤,然后低温陈酿,得到黑糯米酒酒基;所述发酵为定时搅拌,所述发酵过程伴随超声处理;S2、提取液制备:将黄芪与党参通过超声酶解方式提取得到黄芪提取液、党参提取液;将红枣、枸杞通过超声加热提取得到红枣提取液与枸杞提取液;S3、黑糯米酒调配和超声陈化:将各组分调配得到酒液,超声陈化处理,静置陈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增强营养价值,提高发酵工艺稳定性,增加糯米酒风味与功能,开发女性市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酿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黑糯米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糯米酒以糯米为原料,经糖化、发酵等工艺制成,兼具营养与保健功能。传统糯米酒多采用普通白糯米为原料,糯米酒的主要功能集中在补气养血、促进消化等基础功效。

2、现有的糯米酒仍存在以下问题:1、原料营养价值局限:传统糯米酒多采用普通白糯米酿造,其蛋白质、脂肪及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2、发酵工艺缺陷:传统糯米酒发酵多依赖饼丸或开放式酒曲,存在糖化效率低、产酸不稳定等问题。而开放式发酵易受杂菌污染,酒体异杂味明显。此外,发酵温度控制粗放(通常为自然室温),导致发酵周期长不稳定、残糖含量波动大,影响产品一致性与稳定性。3、产品功能性物质与风味难以兼顾:现有功能性糯米酒多采用浸泡法提取药材有效成分,耗时长(10天以上)且易导致提取液变质。加热回流法虽能缩短时间,但高温处理易破坏热敏性成分(如多糖、花青素),并产生苦味物质。因此难以兼顾提取效率与风味协调性。4、缺乏产品新市场的开发方向:市场现有糯米酒多为单一基酒或简单调配型产品,缺乏复合滋补功能设计。此外,虽然当前低度酒在女性市场越发受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糯米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糯米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曲时添加黄酒曲,所述黄酒曲的添加量为糯米质量的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糯米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为糖化结束后,添加水并搅拌均匀,水的质量为糯米质量的1.2~1.6倍;发酵开始后每24h定时搅拌,搅拌2~3次,首次搅拌后开启超声处理,频率为20~40kHz,处理时间为5~10min,处理2~4次,每次间隔12h;所述发酵的时间为7~8d,发酵的温度维持2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糯米酒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糯米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糯米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曲时添加黄酒曲,所述黄酒曲的添加量为糯米质量的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糯米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为糖化结束后,添加水并搅拌均匀,水的质量为糯米质量的1.2~1.6倍;发酵开始后每24h定时搅拌,搅拌2~3次,首次搅拌后开启超声处理,频率为20~40khz,处理时间为5~10min,处理2~4次,每次间隔12h;所述发酵的时间为7~8d,发酵的温度维持2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糯米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陈酿时加入纳豆芽孢杆菌,所述纳豆芽孢杆菌的添加量为糯米质量的0.08~0.1%;所述低温陈酿的温度维持在10~16℃,时间为1~3个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糯米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芪与小曲米酒的质量比为1:9~11;所述果胶酶的质量为黄芪质量的0.05~0.1%,所述纤维素酶的质量为黄芪质量的0.0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李亮城萧永坚丘梓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酒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