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
技术介绍
1、电池是目前移动设备的重要能量供给来源,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包中注液化学液体,显然这些部分无法通过人工来完成,为此在工业上出现了一种用于对电池注液的设备,电池在注液的过程中会混入气泡,这些气泡会影响电池的效率,而产生气泡的部分原因跟注液针的设计有关,目前注液针为直筒式设计,如公开技术文献“cn118315780a,一种锂电池液注液装置”,参考其中的附图1-3可以看出注液头为直筒设置,液体为竖直射出;液体垂直向下射出所产生的冲击力较大从而容易混入较多气体产生气泡,为此在生产流程中设有除气泡装置,但是这些除气泡的装置也无法保证可以清除气泡,为此本申请提从一种从源头上减少气泡产生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1)和设置于机架(11)上的输送装置(12),所述输送装置(12)上设有若干输送板(13),所述输送板(13)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电池包的夹具(14),沿输送装置(12)依次设有上料工位(15)、第一注液装置(2)、第一真空除泡装置(31)、第二真空除泡装置(32)、第二注液装置(4)、第三真空除泡装置(33)、封口装置(5)和下料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部(473)与针体(471)为一体成型,所述流道二(474)为直线倾斜向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1)和设置于机架(11)上的输送装置(12),所述输送装置(12)上设有若干输送板(13),所述输送板(13)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电池包的夹具(14),沿输送装置(12)依次设有上料工位(15)、第一注液装置(2)、第一真空除泡装置(31)、第二真空除泡装置(32)、第二注液装置(4)、第三真空除泡装置(33)、封口装置(5)和下料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部(473)与针体(471)为一体成型,所述流道二(474)为直线倾斜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部(473)呈长条状,注液部(473)与针体(471)之间的夹角为100°-120°,流道二(474)沿注液部(473)方向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口(475)与针体(471)的下端齐平,所述流道二(474)的延伸线与注液口(475)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装置(2)、第一真空除泡装置(31)和第三真空除泡装置(33)下方设有供电池包进入的开口,并分别与输送板(13)结合形成抽真空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溅液易吸收电池注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6)包括移动组件(61),所述移动组件(61)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梁(62),所述固定梁(62)的两侧面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动梁一(63)和活动梁二(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笔,王志超,黄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超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