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枝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9623 阅读:1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修枝剪,它包括:切割头部(12),该切割头部有弹簧负载刀片(18),该弹簧负载刀片与相对刀片(20)配合作用;驱动机构(16),该驱动机构与切割头部(12)连接;以及细长手柄(14),该细长手柄与驱动机构(16)连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相对部件(32、34),它们选择地绕轴线(36)彼此相对旋转,从而能够相对于细长手柄(14)调节切割头部(12);上部线结构,该上部线结构使刀片(18)能够绕铰接点(19)转动,并能够以刀片(18)并不绕铰接点(19)旋转的方式调节切割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剪切工具技术,特别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l的前序部分的修枝剪,它包括切割头部,该切割头部有弹簧负载刀片, 该弹簧负载刀片与可绕铰接点枢转的相对刀片连接,相对刀片与该刀 片配合作用,用于切割在由相对刀片提供的夹钳中接收的工件;驱动 才几构,该驱动才几构与切割头部连接;细长手柄,该细长手柄与驱动机 构连接,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相对部件,它们可选择地绕轴线 彼此相对旋转,从而能够相对于细长手柄调节切割头部,因此,第一 相对部件与细长手柄连接,第二相对部件与切割头部连接;第一轮, 该第一轮绕轴线旋转;驱动线,该驱动线布置成当拉动它时使得第一 轮旋转。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修枝剪的起点修枝剪和最接近相关
技术介绍
在美国专利 5950315和6748663中公开。因为本专利技术的修枝剪的很多结构特征与 在专利中涉及的修枝剪相对应,因此所述专利由本申请参引。在从所述专利已知的修枝剪中,弹簧负载的枢转刀片(它与具有 固定位置的相对刀片一起形成切割夹钳)由驱动机构驱动,该驱动机 构通过链条向运动的切割刀片传动。在驱动机构中,链条固定在与驱 动轮相连的链轮上,该驱动轮与驱动线连接。 一些驱动线缠绕在驱动 轮上。链轮和驱动轮布置成一起绕公共轴线旋转,且当拉动驱动线时,样,:条拉动弹;负载刀片:当拉动停止时,刀片弹^使;寻驱动线恢复至它的初始位置。这样的驱动机构简单和可靠。不过,上述驱动机构还有问题。在所述美国专利5950315介绍的修枝剪中,切割头部相对于修枝剪的操作手柄枢转,这样,切割头部 的角位置可以相对于手柄进行调节。由于该调节,驱动线缠绕在驱动 轮上或绕开。当驱动线进一步缠绕在驱动轮上时,它也环绕链轮,该 链轮用于通过改变切割夹钳的宽度而沿链条拉动运动刀片。为了补偿 或消除该变化,必须释放在驱动线的 一端和修枝剪的手柄之间的固定, 并放出更多驱动线,以便使切割夹钳恢复最大尺寸。尽管驱动线的长 度调节相对于绳节(驱动线通过该绳节而固定在手柄上)而很简单, 但是驱动线的长度调节总是产生一些额外工作。美国专利6748663通过复杂的驱动机构和驱动线结构而解决了该 问题,该驱动才几构和驱动线结构能够调节切割头部相对于细长手柄的 角位置,同时在调节过程中并不改变切割夹钳的宽度。不过,这种方 案复杂、制造昂贵,且由于它的复杂性而使得使用不可靠。当由于维 护或其它修理工作而必须打开和拆卸时,用户还很难重新装配该专利 的马区动;J5/L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修枝剪,以便能够消除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 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方案来实现,其特征在于驱动 才几构还包括第二轮,该第二轮包括第一引导表面,并可与第一轮一起绕轴线旋转;第二引导表面,该第二引导表面布置成与刀片连接; 第三引导表面,该第三引导表面布置在第一相对部件处; 上部线结构,该上部线结构包括通过第二引导表面而在第一引导 表面和第三引导表面之间连接的上部线,这样,上部线布置成当第二轮绕轴线旋转时缠绕在第一引导表面上以便使刀片绕铰接点转动,并 当切割头部相对于细长手柄进行调节时缠绕在第一引导表面上和从第 三引导表面巻开,或者从第一引导表面巻开和缠绕在第三引导表面上。 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修枝剪的驱动机构有两种操作状态, 一种操作状态是当修枝剪处于普通用途时使用的操作状态,另一种是当切割 头部的角度相对于手柄进行调节时使用的操作状态。两个操作情况都 需要它们自身来补偿上部线的长度,以便驱动机构能够如所需地起作 用和能够相对于手柄调节切割头部的位置,而不必调节驱动线的长度 以便保持切割夹钳的合适尺寸。换句话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 其中,当修枝剪通常地用于切割工件时,与切割刀片连接的上部线的 长度变化,而当切割头部的角度相对于手柄进行调节时,上部线的长 度不变。上部线长度的变化使得切割刀片绕铰接点转动,以便产生切 割刀片的切割运动。因此,由于切割头部相对于手柄的调节,等量的 上部线从笫一引导表面巻开和缠绕在第三引导表面上,或者相反,因 此,上部线的长度不变,刀片保持在它的位置。换句话说,修枝剪有 两个或更多操作状态,修枝剪或者(更具体地说)切割头部可以在这 些操作状态之间进行调节。因此,切割头部相对于手柄的角度可以在 这些操作状态之间调节,这样,当切割头部的角度相对于手柄进行调 节时,上部线的长度不变。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实例参考附图更详细地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结构部件具有相同参考标号。附图中 图l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修枝剪的实施例;图2A和2B表示了图1的修枝剪怎样相对于手柄调节的原理图3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的原理图4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修枝剪的轴测分解图;以及图5表示了图4的修枝剪的另一轴测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工具,例如修枝剪。不过,尽管本专利技术在这里通 常称为修枝剪,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这里所述的机构和操 作原理通常可以用于各种其它切割工具。7参考图1,图中表示了修枝剪的实施例,该修枝剪总体以参考标号10表示。修枝剪10包括用于剪枝、修剪和修枝的切割头部12、细 长手柄(只表示了该细长手柄的一部分)以及设置在切割头部12和手 柄14之间的驱动才几构16。切割头部12包括刀片18,该刀片18可绕 铰接点19旋转和与相对刀片20配合,从而形成夹钳22,该夹钳22 将接收要由刀片18切割的工件。弹簧26 (原理图)将刀片18拉伸成 相对于相对刀片20的打开位置。因为本专利技术的特殊目的是驱动机构16,因此下面将更仔细地介绍 驱动机构的操作,而与切割头部和它的操作或者细长手柄和它上面的并不介绍。这些部件可以有与现有技术中所述类似的结构和操作。才艮据本专利技术,驱动4几构16包括第一和第二相对部件32和34,它 们可以绕轴线36而彼此相对旋转,如图2A和2B中所示。第一相对 部件32与细长手柄14连接,第二相对部件34与切割头部12连接。 轴线36可以由螺栓或类似固定装置而形成,相对部件32和34可以通 过该螺栓或类似固定装置而相互固定。相对部件32和34还布置成这 样,即它们限制相对部件32和34在特定极限位置之间彼此相对旋转。 这可以通过例如使相对部件32和34具有滑动表面和止动器来实现, 该滑动表面和止动器一起确定了切割头部12和手柄部分14相对彼此 的极限位置。在图2A中,修枝剪IO表示为处于平直位置,其中,切 割头部12延伸为手柄14的平直延伸部分。在图2B中,修枝剪10布 置成这样,即切割头部12相对手柄14以一定角度延伸。换句话说, 切割头部12相对于手柄14的位置可通过使得切割头部12相对于手柄 14绕轴线36转动而进4亍调节。在图2A中,相对部件32和34的相应 相对表面37和35彼此隔开一定距离,相对表面33和31相互接合, 而在图2B中,相对部件32和35的相应相对表面33和31彼此间隔 一定距离,且相对表面37和35相互4氐靠。换句话说,相对部件32 和34的相对表面33和31以及37和35确定绕轴线36的、在切割头 部12和手柄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极端位置。还应当知道,在切割头部和手柄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极端位置也可以通过使用限制切割头部和手柄绕轴线36绕轴线36的相对旋转的限制装置或形状而由其它已知方式限制。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修枝剪,其包括: 切割头部(12),该切割头部具有弹簧负载刀片(18),该弹簧负载刀片与可绕铰接点(19)枢转的相对刀片(20)连接,相对刀片(20)与该刀片(18)配合作用,用于切割接收在由相对刀片(20)提供的夹钳(22)中的工件 ; 驱动机构(16),该驱动机构与切割头部(12)连接; 细长手柄(14),该细长手柄与驱动机构(16)连接,该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相对部件(32、34),它们可选择地绕轴线(36)相对于彼此旋转,允许相对于细长手柄(14)调 节切割头部(12),因此,第一相对部件(32)与细长手柄(14)连接,第二相对部件(34)与切割头部(12)连接; 第一轮(50),该第一轮绕轴线(36)旋转; 驱动线(60、62),该驱动线布置成当拉动所述驱动线时使得第一轮( 50)旋转; 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6)还包括: 第二轮(54),该第二轮包括第一引导表面(56),并可与第一轮(50)一起绕轴线(36)旋转; 第二引导表面(74),该第二引导表面与刀片(18)在功能上相关联; 第 三引导表面(76),该第三引导表面布置在第一相对部件(32)或手柄部件(14)处; 上部线结构,该上部线结构包括通过第二引导表面(74)而连接在第一引导表面(56)和第三引导表面(76)之间的上部线(64、66、68、70、72),从 而上部线(64、66、68、70、72)布置成当第二轮(54)绕轴线(36)旋转时缠绕在第一引导表面(36)上,以便使刀片(18)绕铰接点(19)转动,当切割头部(12)相对于细长手柄(14)进行调节时,缠绕在第一引导表面(56)上和从第三引导表面(76)卷开,或者从第一引导表面(56)卷开和缠绕在第三引导表面(76)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O林登M帕洛黑莫
申请(专利权)人:菲斯卡斯品牌芬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