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DC/DC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8560 阅读:4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向DC/DC转换器,能够在较宽范围内控制升压电压,包括:三个串联电路(3),将第1-第6开关(Q3-Q8)分别两两串联地连接在高电压侧的+侧端子和-侧端子之间;两个变压器(1、2),其一次线圈串联连接,该一次线圈的输入端子(T1LM、T1L、T2LM、T2L)与所述开关元件的连接点(K1-K3)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线圈分别在中点(P1、P2)被分割,所述中点与低电压侧的-侧端子相连接;以及第7-第10开关(Q9-Q12),将所述二次线圈的各个端子(T1AM、T1B、T2AM、T2B)与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DC/DC转换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在较宽的输 入电压范围内将电压变更为规定的输出电压(使电压降低或者使电压升高) 的双向DC/DC转换器。本专利技术对2007年6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第2007- 171087号要求优 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通常,DC/DC转换器采用使电压在一个方向上,即由高压侧电压向低 压侧电压降低的构成,或者使电压由低压侧电压向高压侧电压升高的构成。在车辆中,具有两个直流电源系统,其使用具有各不相同的电压值(高 压侧电压以及低压侧电压)的电池。因此,在寻求高效率的车辆中,提出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在两个直流电 源系统之间,即从低压向高压,或者,从高压侧电压向低压侧电压,相互进 行电压转换,有效利用限定的能量。相互间互通电力时, 一般在直流电源系统之间并列地设置直流升压电路 和直流降压电路,并采用适宜使用上述电路的双向DC/DC转换器的构成(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 165448号公才艮然而,在专利文献1示出的双向DC/DC转换器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根 据变压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的匝数比,而使能够双向转换的电压值受到 限制,特别是在升压动作时,根据低压侧电压的电压值,而使升压电压的上 限受到限制。例如,在现有的DC/DC转换器中,采用使电压从50V-100V的输入电 压降低到10V的构成,即按照与降压对应的匝数比来构成时,就无法在升 高电压时生成超过50V的电压。因此,在现有的例子中,当使用按照用于降低电压的比率而设定的匝数 比来升高电压时,为了获得升高到所希望的电压值的电压,需要另外组成升 压电路。其结果是产生零件数量增加并且电路规模变大的问题。更进一步地,在升压动作中,因为在高电压侧发生了某些异常而要降低 升压电压的电压值时,无法使电压值降低到0V附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DC/DC转换器,把升压电 压的生成范围和现有的例子相比,能够将升压电压的电压值的上限值以及下 限值设置得较宽(实际上,上限值是2倍于匝数比的电压,下限值在OV附 近),而不会被限制为对应于匝数比的电压值,并且跟以前相比能够削减零 件的数量,容易地实现转换器电路的小型化。器,包括第1变压器,具有第1 一次侧线圈,以及由在第1中点被分割的 第1线圈和第2线圈组成的第1 二次侧线圈;第2变压器,具有与所述第1 一次侧线圈串联连接的第2—次侧线圏,以及由在第2中点被分割的第3线 圏和第4线圈组成的与所述第1二次线圏并联连接的第2二次侧线圈;第1 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1一次侧线圈的一端和第2—次侧线圏的一端的连接 点与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第2开关,被插入在所述连接点和高电压侧 的-侧端子之间;第3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1一次侧线圏的另一端和所述 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第4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1一次侧线圈的另一 端和所述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第5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2—次侧线 圏的另一端和所述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第6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2 一次侧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第7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1线圈侧的第1 二次线圈的端子和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第8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2线圏侧的第1二次线圈的端子和所述低电压侧的 十侧端子之间;第9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3线圈侧的第2二次线圈的端子 和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以及第10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4线圏 侧的第2二次线圈的端子和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所述第1中点和 所述第2中点与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相连接,所述第7开关、所述第8 开关、所述笫9开关以及所述第10开关分别将二次线圏的所述第l端子、 所述第2端子、所述第3端子以及所述第4端子与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 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双向DC/DC转换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2控制电路,控制 所述第7~第IO开关;以及第1整流电路,与所述第1 一次侧线圈和所述 第2—次侧线圈相连接。在升压动作中,还可以由所述第2控制电路控制所 述第7开关和所述第8开关,以使所述第1线圈侧的第1二次线圏的端子以 及所述第2线圈侧的第l二次线圏的端子与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的 连接按照第l周期发生变化,进行推挽操作,以使所述第l一次侧线圏上流 过的电流的方向按照所述第l周期变为相反,并且,控制所述第9开关和所 述第IO开关,以使所述第3线圏侧的第2二次线圏的端子以及所述第4线 圈侧的第2二次线圈的端子与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的连接按照第2 周期发生变化,进行推挽操作,以使所述第2—次侧线圈上流过的电流的方 向按照所述第2周期变为相反,从而使所述第2—次侧线圈上流过的电流的 方向变为与所述第1 一次线圈上流过的电流相同的方向;由所述第l整流电 路对从所述第1整流电路输出的所述第1一次侧线圈和第2—次侧线圈上感 应的电压的和值电压进行平滑化,并作为升压电压输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双向DC/DC转换器中,所述第2控制电路还可以分别对所 述第7开关和所述第8开关与所述第9开关和所述第IO开关的接通和断开 的时间进行相位控制,并把所述升压电压设为预先设定的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双向DC/DC转换器中,所述第2控制电路还可以通过相位控制分别对所述第7开关和所述第8开关与所述第9开关和所述第10开关 的接通和断开的时间进行相位控制,并且,对接通所述第7~第IO开关中 的每一个的时间进行脉冲宽度控制,据此,把所述升压电压设为预先设定的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双向DC/DC转换器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l控制电路, 控制所述第1 第6开关,使所述连接点以及所述第l一次侧线圈的另一端 和所述第2 —次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高电压侧的+侧端子和-侧端 子中的任意一个相连接;第2整流电路,与所述第1线圏和所述第2线圈相 连接;以及第3整流电路,其输出与所述第2整流电路的输出并联连接,所 述第3整流电路与所述第3线圏和所述第4线圏相连接。在降压动作中,还 可以由所述第l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1~第6开关的接通和断开,使其按照 第3周期发生变化,按照所述第3周期使所述第1一次侧线圈和第2—次侧 线圈上流过的电流的方向变为相反;由所述第2整流电路对所述第1线圈和 所述第2线圈上生成的电压进行整流;由所述第3整流电路对所述第3线圈 和所述第4线圈上生成的电压进行整流;对从所述第2整流电路和所述第3 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平滑化并输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双向DC/DC转换器中,在降压动作中,所述第l控制电路 还可以对应于电压被降低的输出电压,对接通和断开所述第1 第6开关中 的每一个的时间进行相位控制,把所述输出电压设为预先设定的低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双向DC/DC转换器中,在降压动作中,所述第l控制电路 还可以对应于电压被降低的输出电压,对接通所述第1 第6开关中的每一 个的时间进行脉冲宽度控制,把所述输出电压设为预先设定的低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从高电压向低电压的降压动作中,第1变压器的二次侧 线圈和第2变压器的二次侧线圈被并联连接。因此,和现有的例子同样地, 通过对匝数比和开关转换进行控制,能够获得规定的电压。更进一步地,在 从低电压向高电压的升压动作中,第1变压器的一次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DC/DC转换器,在高电压侧与低电压侧相互之间转换电压,所述双向DC/DC转换器包括: 第1变压器,具有第1一次侧线圈,以及由在第1中点被分割的第1线圈和第2线圈组成的第1二次侧线圈; 第2变压器,具有与所述第1一次侧线 圈串联连接的第2一次侧线圈,以及由在第2中点被分割的第3线圈和第4线圈组成的与所述第1二次线圈并联连接的第2二次侧线圈; 第1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1一次侧线圈的一端和第2一次侧线圈的一端的连接点与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 第2开 关,被插入在所述连接点和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 第3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1一次侧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 第4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1一次侧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 第5开关,被插入在所 述第2一次侧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 第6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2一次侧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高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 第7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1线圈侧的第1二次线圈的端子和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 第8开 关,被插入在所述第2线圈侧的第1二次线圈的端子和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 第9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3线圈侧的第2二次线圈的端子和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以及 第10开关,被插入在所述第4线圈侧的第2二次线圈的端子和所述低 电压侧的+侧端子之间, 所述第1中点和所述第2中点与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子相连接,所述第7开关、所述第8开关、所述第9开关以及所述第10开关分别将二次线圈的所述第1端子、所述第2端子、所述第3端子以及所述第4端子与所述低电压侧的+侧端 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田信裕佐藤久夫
申请(专利权)人: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