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隧道交通,具体为一种用于海底隧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管理平台。
技术介绍
1、海底隧道是一种极其特殊的交通工具,它可以将两个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大大缩短,目前,部分城市之间的交通主要依靠水路运输,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天气不好时容易受到影响,运输时间长等,而隧道的建设将使得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缩短到数小时之内,对于人员和物资的快速运输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由于隧道不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建成,将会成为连接两地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这将有助于推动两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地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海底隧道建设也有助于增强两地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两地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加速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推动两地的共同发展,海底隧道的建设有助于推动海洋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升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国际地位,传统的水路交通方式需要大量的燃油和能源,而海底隧道的建设将使得两地之间的交通方式更加环保和节能,海底隧道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交通拥堵和排放,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海底隧道的建设还可以减少水路交通事故的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海底隧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管理平台,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2),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端设有高度台(3),所述高度台(3)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座(4),所述定位座(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角度板(6),所述角度板(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全管理屏本体(5),所述高度台(3)顶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角度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1)和升降架(23),所述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杆(25),所述丝杆(2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推动壳(24),所述推动壳(24)的顶端与升降架(23)底端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底隧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管理平台,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2),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端设有高度台(3),所述高度台(3)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座(4),所述定位座(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角度板(6),所述角度板(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全管理屏本体(5),所述高度台(3)顶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角度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1)和升降架(23),所述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杆(25),所述丝杆(2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推动壳(24),所述推动壳(24)的顶端与升降架(23)底端的中部连接,所述角度机构(7)包括轨道(71)和位移板(72),所述轨道(7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两个位移块(73),两个所述位移块(73)的顶端分别与位移板(72)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板(7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76),所述固定座(7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拉杆(75),所述拉杆(75)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74),所述安全管理屏本体(5)内设有智慧管理模块(51)、环境监测模块(52)、应急保障模块(53)和交通监控模块(54),所述智慧管理模块(51)对海底隧道的交通车辆进行智慧管理,所述环境监测模块(52)对海底隧道环境进行检测,所述应急保障模块(53)对海底隧道内出现的交通事件进行应急保障,所述交通监控模块(54)对海底隧道实时进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底隧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1)的两侧均设有高度杆(22),两个所述高度杆(22)均与升降架(23)滑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1)的底端和两个高度杆(22)的底端均与固定底座(1)正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底隧道交通的智能安全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74)的顶端与角度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水苗,潘福全,刘艳胜,侯磊,张丽霞,张素磊,刘昌,宋夫才,王召强,杨金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