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及其一体化成型装置、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3007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05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包括钼合金管壳、梯度粉末烧结毛细芯以及液态钠工质;钼合金管壳材料为钼合金,耐温>1000℃,内壁经激光刻蚀形成微沟槽,槽深50μm,槽宽100μm;梯度粉末烧结毛细芯轴向分区为蒸发段、过渡段以及冷凝段,孔径从5μm渐变至150μm,孔隙率从30%递增至60%;还涉及一种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一体化成型装置和方法,包括振实台以及固定安装于振实台上的模具,模具内部安装有芯棒组件,且模具和芯棒组件同轴配置;模具的内径与梯度粉末烧结毛细芯的外径相匹配,芯棒组件的外径与梯度粉末烧结毛细芯的内径相匹配;振实台的一侧还设置有抓取机器人;芯棒组件包括芯棒本体以及可抽离的下层隔环和上层隔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换热设备的,具体为一种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及其一体化成型装置、方法


技术介绍

1、热管换热器作为高效传热装置,在核能、航天及电子设备散热领域应用广泛。当前主流热管采用均质毛细芯结构(如烧结金属粉末或丝网),其固定孔径与孔隙率导致以下问题:

2、1.毛细力与渗透率矛盾:小孔径毛细芯虽能提升工质抽吸力,但高温下流动阻力大,易引发工质回流不足和局部干烧;大孔径虽降低阻力,却显著削弱毛细驱动能力;

3、2.高温性能瓶颈:在>800℃工况下,传统均质结构传热极限不足300w/cm2,轴向温差>20℃,难以满足核反应堆冷却、航天器热控等场景对高效稳定传热的严苛需求;

4、3.制造工艺局限:多层均质毛细芯需复杂装配(如扩散焊),成本高且界面易分层失效,随着高温工业设备、大功率电子器件及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市场亟需兼具高传热效率、耐极端温度且成本可控的新型热管结构;

5、4. 毛细力与渗透率矛盾:均质毛细芯(如烧结铜粉、金属泡沫)的固定孔径导致毛细力与渗透率无法协同优化,例如,小孔径(<50μ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一体化成型装置,包括振实台以及固定安装于振实台上的模具,模具内部安装有芯棒组件,且模具和芯棒组件同轴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隔环以及上层隔环均包括依次配置且环向阵列设置的上隔环以及下隔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隔环以及上层隔环的下端面分别安装有下斜面块和上斜面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斜面驱动的下端开设有连接槽,下连杆可滑动地设置于连接槽内,且下连杆的形状及尺寸与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一体化成型装置,包括振实台以及固定安装于振实台上的模具,模具内部安装有芯棒组件,且模具和芯棒组件同轴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隔环以及上层隔环均包括依次配置且环向阵列设置的上隔环以及下隔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层隔环以及上层隔环的下端面分别安装有下斜面块和上斜面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斜面驱动的下端开设有连接槽,下连杆可滑动地设置于连接槽内,且下连杆的形状及尺寸与连接槽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烧结型高温热管一体化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实台包括支架元件以及安装于支架元件上端的振动台面,振动台面的上端面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嘉伦蔡鑫韩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齐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