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旋流式真空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885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清洁设备,包括壳体、气流抽吸源、旋流主体和集尘杯。壳体包括主抽吸开口。气流抽吸源被安装在壳体上并包括抽吸气流进口和抽吸气流出口。抽吸源选择性形成并保持空气从主抽吸开口经由气流进口到气流出口的流动。旋流主体由壳体支承并与主抽吸开口连通。旋流主体具有均匀的外周边并包括第一级分离器和多个下游第二级分离器。第一级分离器的纵向轴线偏离旋流主体的纵向轴线以容纳第二级分离器。集尘杯连接在旋流主体上。集尘杯包括第一颗粒收集器和第二颗粒收集器。第一颗粒收集器与第一级分离器连通,用于收集来自第一级分离器的尘土颗粒。单独的第二颗粒收集器与多个第二级分离器连通,用于收集来自第二级分离器的尘土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吸尘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抽吸来自地毯和地板的灰尘和碎屑的两级旋流真空吸尘器。这样的真空吸尘器可以是立式、罐式、手持或固定地内置于 房屋。而且,旋流设计也已经被用于地毯除尘器和"商店"类型的真空吸尘器上。
技术介绍
立式真空吸尘器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两种主要类型的传统真空吸尘器是软 袋真空吸尘器和硬壳真空吸尘器。在硬壳真空吸尘器中,真空源产生所需的抽吸力,以通过 抽吸开口从待抽真空的地毯或地板上吸取灰尘,并使其进入封装在真空吸尘器的硬壳上部 内的过滤袋或集尘杯。在使用真空吸尘器多次之后,过滤袋必须被更换或集尘杯必须被排空。 为了避免对真空过滤袋的需求,以及避免更换过滤袋的相关费用和不便,另一类 型的立式真空吸尘器利用旋流气流(cyclonic air flow)以及或许一个或多个过滤器,而 不是使用可更换的过滤袋,以使灰尘和其他颗粒从抽吸空气流中分离。如果采用过滤器,则 不需要频繁进行更换。 可以从单级旋流分离器或多级旋流分离器中产生旋流气流。有关多级旋流分离器 单元的设计方面最常见的难题之一是集尘器,其需要结构紧凑并且很容易由使用者进行维 修。集尘器大体上包括第一旋流分离器、多个第二旋流分离器和至少一个颗粒收集器。有 关第二旋流分离器的位置提出了额外的设计考虑。例如,第二旋流装置可以位于第一旋流 装置上方。但是,这样会增加灰尘收集器的总体高度,这一点对罐式真空吸尘器尤其不利。 备选地,第二旋流装置可以围绕第一旋流装置定位以形成独立的第二颗粒收集器。然而,这 样会增加颗粒收集器的总体宽度,这一点对立式真空吸尘器尤其不利。同时,由于具有这样 的设计,第一颗粒收集器的直径保持相对较小,这一点从分离效率的角度来说是不利的。作 为另一备选,第二旋流装置可以位于第一旋流装置的内侧并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旋流装置 顶壁的下方。然而,对于这样的设计,第二旋流装置被隐藏,并且由于缺少入口而难以进行 维修。 因此,尽管一些现有技术的旋流气流真空吸尘器在设计和结构方面是可接受的, 但是仍然需要对这种真空吸尘器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替代设计。例如,期望简化组装并提高 过滤和清除灰尘能力,从而可以更容易地对这样的吸尘器进行保养。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两级旋流气流设计,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某些难 点,同时提供了更好和更有利的总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一种家用清洁设备包括壳体、气流抽吸源、旋流主体和集尘 杯。壳体包括主抽吸开口。气流抽吸源安装在壳体上并包括抽吸气流进口和抽吸气流出 口。抽吸源选择性形成并保持空气从主抽吸开口经由气流进口到气流出口的流动。旋流主体由壳体支承并与主抽吸开口连通。旋流主体具有均匀的外周边并包括第一级分离器和多个下游第二级分离器。第一级分离器的纵向轴线偏离旋流主体的纵向轴线以容纳第二级分离器。集尘杯连接在旋流主体上。集尘杯包括第一颗粒收集器和第二颗粒收集器。第一颗粒收集器与第一级分离器连通,用于收集来自第一级分离器的尘土颗粒。单独的第二颗粒收集器与多个第二级分离器连通,用于收集来自第二级分离器的尘土颗粒。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家用清洁设备包括壳体、气流抽吸源、旋流主体和用于收集被分离尘土颗粒的集尘杯。旋流主体包括第一级分离器和多个第二级分离器。第二级分离器中的一个的上端的直径大于第二级分离器中另一个的上端的直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家用清洁设备包括壳体、气流抽吸源、旋流主体和用于收集被分离尘土颗粒的集尘杯。旋流主体限定纵向轴线。旋流主体包括第一旋流分离级和第二旋流分离级。第一旋流分离级的纵向轴线偏离旋流主体的纵向轴线。第二旋流分离级与第一旋流分离级隔开。集尘杯限定的纵向轴线偏离第一旋流分离级的纵向轴线。多孔管布置在第一旋流分离级内,用于使第一旋流分离级与第二旋流分离级流体相连。多孔管限定的纵向轴线与第一旋流分离级的纵向轴线重合。层流元件连接在多孔管上。层流元件在集尘杯内居中定位。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家用清洁设备包括壳体、气流抽吸源、旋流主体和用 于收集得到分离的尘土颗粒的集尘杯。旋流主体包括用于使尘土从载有尘土的空气分离的 上游第一旋流分离器和用于使残留的尘土颗粒从空气分离的至少一个下游第二旋流分离 器。第一分离器形状大体上为截头圆锥形并包括脏空气进口 、顶壁和侧壁。集尘杯包括第一 颗粒收集器和第二颗粒收集器。第一颗粒收集器位于第一分离器下面并与第一分离器连通 用于收集由第一分离器分离的尘土颗粒。第一颗粒收集器包括侧壁。单独的第二颗粒收集 器与至少一个第二分离器连通,用于收集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分离器分离的尘土颗粒。第 一分离器侧壁的一部分和第一颗粒收集器侧壁的一部分共同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二颗粒收 集器。第二颗粒收集器具有非恒定的半径。 通过阅读和理解一下描述的几个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会清楚地了解到本专利技术 的其他方面。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采在某些部件以及部件布置上可以具有物理形式,并将在本说明书中描述 以及在构成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中示出这些部件的几种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包括两级旋流集尘器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后视图。 图3是图l所示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侧视图,具有大体上沿图1中的线3-3所截 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集尘器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大体上沿图4中的线5-5截取的、图4所示集尘器的横截面图。 图6是图4所示的集尘器的底视图。 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立式真空吸尘器处于部分剖切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后立体图。6 图9是图7所示的集尘器的放大侧视图。 图10是大体上沿图9中的线10-10截取的图9所示集尘器的横截面图。 图11是大体上沿图9中的线11-11截取的图9所示集尘器的横截面图。 图12是大体上沿图9中的线12-12截取的图9所示集尘器的横截面图。 图13是图7所示的真空吸尘器的分解透视图,显示了集尘器处于拆开位置。 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采用图7所示的集尘器的罐式真空吸尘器的 前立体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罐式真空吸尘器的后立体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罐式真空吸尘器的前立体图。 图17是大体上沿图16中的线17-17截取的图16所示的罐式真空吸尘器的横截 面图。 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包括两级旋流集尘器的罐式真空吸尘器的前立体 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罐式真空吸尘器连同其相关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0是图18所示的罐式真空吸尘器的侧面横截面图。 图21是图18所示的罐式真空吸尘器的侧面横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当然应该认识到,在此的说明和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 提下可以对公开的结构做出多种修改和变化。在几幅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一部 件。还将认识到,在此公开的真空吸尘器的多个标识部件仅仅是本领域的术语,这些术语对 于不同制造商会有变化并且不应该被认识是限制本专利技术。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实施方式并不一定限于此,图1-3 表示立式两级真空吸尘器IO,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大体上包括上壳体组件12、管口底座 14和由壳体组件支承的集尘器20。上壳体组件12和管口底座14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清洁设备,包括:具有主抽吸开口的壳体;气流抽吸源,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包括抽吸气流进口和抽吸气流出口,所述气流抽吸源选择性地形成并保持空气从所述主抽吸开口经由所述气流进口到所述气流出口的流动;旋流主体,其由所述壳体支承并与所述主抽吸开口连通,所述旋流主体具有均匀的外周边并包括:第一级分离器,以及多个下游第二级分离器,其中,所述第一级分离器的纵向轴线与所述旋流主体的纵向轴线偏离以容纳所述第二级分离器;以及连接在所述旋流主体上的集尘杯,所述集尘杯包括:第一颗粒收集器,其与所述第一级分离器连通用于收集来自所述第一级分离器的尘土颗粒,以及单独的第二颗粒收集器,其与所述多个下游第二级分离器连通用于收集来自所述第二级分离器的尘土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V马卡罗夫RA萨洛ME奇波拉SW凯吉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